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指导和实践
关于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指导和实践,我们将从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教学活动、环境创设和绘本这三大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1、幼儿园课程
关于在幼儿园课程方面,首先我们选取了《学前教育研究》中的一篇高质量文献《幼儿园美育课程建设的时代意蕴与实践路径》,来分析美育这一领域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指导实践。第一,通过美育领域活动的有机融合、互联网+美育课程、家校舍协同联动这三大方面把握融合育人理念建构立体化的美育课程框架;第二,打破时空地域限制全方位整合美育课程资源,融通各类社会美育资源、地域自然资源、发掘各类文化艺术资源;第三,强化教师美育素养持续提升教师美育课程胜任力,包括儿童观、审美素养、实践能力;第四,发挥评价育人效应科学构建美育课程评价机制,实施基于审美体验的过程性评价。
此外,我们选取了不同幼儿园的优秀获奖课程体系案例进一步分析五大领域在幼儿园课程方面的指导实践。第一个是西海岸幼儿园“三层五域”的绿色课程体系。“三层”包括面向全体的基础性课程、激活小组兴趣的选择性课程、满足个别幼儿发展的个别化课程“五域”是指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该课程将培养“尚自然、慧生活、有爱心”的绿色完整儿童作为课程目标。尚自然:指向科学领域,旨在培养亲自然乐探索、有个性的儿童。慧生活:语言、艺术、健康领域,旨在培养能自理、爱运动、善表达、会创造的儿童。有爱心:指向社会领域,旨在培养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儿童。通过带幼儿走进大自然,开展运动与挑战、体验与表达、劳动与收获、观察与探索四类活动,该课程体系实现了五大领域的整合渗透。第二个是2022 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蒲江县南街幼儿园:与儿童共生:农村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蒲江南幼团队依托西部农村幼儿园资源,探索并形成了环境、课程与儿童的共生模式,构建了课程目标全面化、资源本土化、内容系统化、实施生活化、评价增值化的自然教育课程体系,走出一条课程建设、文化建设和特色办园自然融合的路径。“自然教育课程体系”五大板块内容主要有:日常生活:正确认识爱护自己,学会自主管理。关注幼儿一日生活,挖掘生活中偶发事件的教育价值,利用生活中的点滴事件,让幼儿在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野趣运动,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养成终身运动习惯。建构具有自然性和挑战性的户外环境,把各年龄段运动目标蕴藏在环境材料中,幼儿自主选择、自主运动,运动充满“野趣乐”,运动能力不断增强;探究主题,用心观察研究事物,根植生命智慧。以儿童身边自然、社会、文化为探究内容,落实儿童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恢复 “人—自然—社会”的彼此联系,实现环境、幼儿的可持续发展;自主游戏,坚持回归幼儿、自然,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坚持“回归幼儿、回归自然”的真游戏理念,坚守“自由、 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强调幼儿在游戏中思维、情感的深层次参与和全情投入。第三个课程案例是深圳市教育幼儿园的循道返本:幼儿园学习中心活动的组织与支持。该课程确立了当下与未来幸福和谐一致的学习中心目标体系,学习中心提出“循道返本”的教育理念,提出回归儿童本质的“返本”教育理念,让教育回归儿童本性、儿童生活、儿童精神,让儿童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以上就是我们从课程的角度分析五大领域在实践中的指导与实施。
2、教学活动
接下来我们将从教学活动这个角度开始分析。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一下这几个全国教师技能大赛的优秀教案,他们分别是不同领域的教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并评价一下它们的优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
第一个教案的活动亮点是1.教师能够关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内容,结合夏季下雨,幼儿对伞、避雨话题产生的交谈内容及时把握教育契机,为幼儿提供支持和鼓励,开展了适宜幼儿年龄特点且幼儿感兴趣的语言教育活动。
2.活动设计思路清晰,层层递进,能够很好地完成活动目标,通过运用图片、音频、游戏的形式突破活动的重难点。
3.教师根据儿歌内容,结合音乐、图片帮助幼儿说出诗歌内容,同时,在游戏环节教师能够为幼儿提供创造表达的机会,幼儿自选动物图片为小动物找伞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给幼儿提供了仿编诗歌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不同的见解。
4.教师能够关注表达能力水平不同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和方法,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活动建议,我个人认为,在第二部分,“小动物的伞”环节中,教师出示的三个情景,可以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如“山坡上的蘑菇是谁的伞?” 可以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表达,山坡上的蘑菇可以是蚂蚁的伞、蝴蝶、青蛙、小兔子……的伞,通过活动能够引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愿望,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语言活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在第二个美术活动的教案中,首先这个活动设计丰富了了幼儿对于靠旗的认知。这是一个弘扬京剧文化,浸润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本活动从欣赏入手,介绍靠旗的由来与含义,在幼儿制作之前教师首先介绍制作的顺序与方法,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图案,在幼儿自选材料的基础上,引发4名幼儿合作完成作品。这对于幼儿的协商、合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也是非常适宜的。活动既遵守了原有靠旗图案的框架又体现了幼儿的创造性。
接下来,我们选取了山东省教材中大班的一个活动主题:独特的我,请同学们自己来设计一下,如何在一个主题中,在教学活动方面融合五大领域吧。
3、环境创设与绘本
最后,我们想从环境创设与绘本这两方面来和大家分析五大领域的指导与实践。
首先,我们想从关于环境创设的一篇文献入手来分析,是《上海教育科研》中的《从墙面环境创设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落实——以河南省级示范园为例》。《指南》强调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一个整体,要促进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整体协调发展。该研究调研发现,样本园墙面环境创设的内容在五大领域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普遍注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从数量上看,社会领域、科学领域和健康领域的内容比重比较均衡;从位次上看,一直是学前教育薄弱环节的科学领域在墙面环境创设中的数量排名第二,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在“长大了就会的”传统观念下,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长期受忽视,但在样本园墙面内容中,社会领域的数量超过了健康领域,位居第三,地位得到了明显提升;而倍受家长和教师们重视的语言领域却排名最后,这可能与语言的呈现方式有关。排名变化的背后是《指南》引领下幼儿学习方式改变。
关于绘本方面,我们查阅相关的资料,选取了第七届亚洲幼教年会·杨文香《绘本延伸五大领域游戏活动》中的绘本分享《我是一只鱼》。如何让一个简单的绘本融合五大领域?在该绘本中,教师可以讲解演进(科学领域)、食性(鱼都吃什么),这是健康领域和科学领域、衣着(他们穿的衣服),这是艺术领域和健康领域的结合。最后关于绘本的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梦想,并绘制下来,一个语言领域的绘本就可以做到多领域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