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统一形势的发展和边疆地区的进一步开发
一、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斗争。
1、平定“三藩”之乱 (1673-1681)
“三藩之乱”系指吴三桂等人的叛乱。所谓“三藩”,是指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
“三藩”都拥有大量武装。他仗着自己日益壮大的力量,飞扬跋扈,不听约束,给清朝以很大威胁。
康熙亲政后,对“三藩”逐步采取了些限制。1673年(康熙十三年)三月,尚可喜请求归老辽东,留其子之售继续镇守广东。经部议同意他告老还家,但不允许留子袭爵,命其撤兵丁回籍。这一下深深触动了吴、耿二藩。老奸巨滑的吴三桂,为了试探清朝对他的态度,马上上书告老辞职。最后康熙帝认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遂决定下令“撤藩”。吴三桂本打算用这种手段博取清朝对他的“慰留久镇”,不料竟批准“撤藩”。接着耿精忠也提出撤藩的请求,结果也弄假成真,这对他们当然是当头一棒。于是吴三桂很快串通心腹,急忙部署,于十一月间在云南发动暴乱。
战争开始时对清军很不利。由于湖南守将慑于吴军的来势凶猛,丢掉许多地方。
1678年(康熙十七年),形势发展对吴三桂更加不利。为了鼓舞士气,他于是年三月在衡州称帝,改国号为周,改元昭武,改衡州为定天府。八月,吴三桂暴死,诸将迎立其孙[继位,改元“洪化”,退居贵阳。
1679年(康熙十八年),清军平岳州、长沙、衡州等地,湖南尽复;同时又收复广西。到下年,清军定汉中,复成都,克重庆,四川恢复。1681年(康熙二十年),清朝三路大军在云南会师,围攻昆明。十月城破,吴世雄[自杀。云贵悉平。
平叛胜利的原因:
“三藩之乱”表面上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实际上是统一与分裂的斗争。由于吴三桂代表分裂势力,得不到人民支持;由于三藩互不团结,各有心算;由于军事指挥失误;特别是康熙帝代表的统一势力得到了人民支持,加之他措置得当,指挥得宜,因而“三藩”的失败是必然的。
“三藩之乱”的平定具有重大意义:
(1)使我国避免了一次大分裂,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提高抗御外敌能力;
(3)有利于国内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此后,清政府对整个南中国的统治便确定下来。
2、统一台湾 (1681-1683)
“三藩”之乱被平定后,统一台湾的问题便函急待解决了。
清朝初年,郑成功在东南沿海组织抗清活动,曾一度围攻南京,给清朝在江南的统治构成极大的威胁。后来为了坚持抗清斗争,郑成功决定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1661年三月二十三日,郑成功亲率队伍进军台湾。在台湾汉族、高山族人民的支持下,多次打败荷兰殖民军。1662年初,荷兰殖民长官揆一被迫在投降书上签字,结束了荷兰侵略者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这一事件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它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因此,郑成功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收复台湾后,郑成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台湾开发的措施,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1662年郑成功病逝后,其子郑经嗣立。郑成功死后,台湾岛内政治逐渐腐败。
1681年正月郑经死,其子克爽继立。部将冯锡范等缢杀克爽,奉经次子嗣延平王位。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战舰三百,精锐水师二万,由福建铜山(东山)乘南潮进取澎湖。经过七天激战,郑军守将刘国轩败回台湾。澎湖失守,台湾上下“莫不解体”。台湾遣使诣军前乞降,清军进驻台湾。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台湾、凤山、诸罗),隶福建省,并在台湾、澎湖驻扎军队。在清朝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更加密切,台湾的开发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3、粉碎准葛尔部上层反动分子的叛乱(1690-1757)
厄鲁特蒙古的准噶尔部,从十七世纪中叶以后逐渐强盛起来。当时沙皇俄国正疯狂向外侵略扩张,中国的西北、东北和北部领土,成为他们侵略的重要目标。他们极力想把厄鲁特部人民及其所居土地攫为已有。为此,沙皇于1666年(康熙五年)特派“使团”到准噶尔部向首领僧格等人威胁利诱,要其归顺俄国。但遭到拒绝和痛斥。僧格死后,准噶尔部的封建领主噶尔丹自立为汗,势力日益强大。噶尔丹为实现其割据一方的野心,遂与沙俄侵略者勾结起来。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春,噶尔丹对喀尔喀蒙古发动了突然进攻,使土谢图汗前后受敌,陷入困境。
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率二万多骑兵,以追喀尔喀为名,公然向内蒙大举进攻,前锋到达距北京九百余里的内蒙古乌珠穆沁部,形势相当紧迫,清廷大为震动。
康熙帝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曾先后三次亲征。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秋,清军初战失利,噶尔丹乘机深入到离北京仅七百里的乌兰布通(今克什克腾旗境内)。
1695年(康熙三十四年)九月,噶尔丹又率骑三万,扬言“借俄罗斯鸟枪兵六万,将大举内犯漠南”。清政府对噶尔丹的扩大叛乱采取了坚决打击的政策。清军分三路出兵。
康熙三十六年(1697),噶尔丹败死。清政府在科布多(今蒙古国科布多)和乌里雅苏台等重镇设官驻军,加强了对喀尔喀蒙古地区的管理。
噶尔丹败死后,其侄策妄阿拉布坦对清政府极表敬服。康熙帝遂划阿尔泰山以西的辽阔土地,使之放牧。但策妄阿拉布坦在势力逐渐强大之后,也走上了叛乱的道路。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十月,派兵进入西藏拉萨,杀拉藏汗,掳其妻子,清政府派兵前往镇压。次年九月,清军战败。康熙帝再次派兵遣将,于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分两路入藏,八月进入拉萨,在西藏人民的帮助下,迅速驱逐了叛军,使西藏的局势稳定下来。
1723年(雍正元年),青海和硕特部封建主罗卜藏丹津(顾实汗之孙)发动了叛乱,并屡次大掠西宁等地。清政府派兵很快平定了这次叛乱。
1727年(雍正五年),策妄阿拉布坦死,其子噶尔丹策零继立。1745年(乾隆十年)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内部又发生了长期内乱。
1754年冬,阿睦尔撒纳因与达瓦齐发生冲突,力不能敌,也率众投归了清中央政府,受封为亲王。
为了平定达瓦齐割据势力,1755年(乾隆二十年)春,清军分北、西两路向伊犁进军。在清军的进剿下,准噶尔部属纷纷迎降。
不久,阿睦尔撒纳的政治野心又膨胀起来。于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在伊犁发动叛乱。1757年,清政府出兵平叛。阿睦尔撒纳迅速溃败,叛逃俄境。
至此,准噶尔部封建主的长期叛乱活动,终于被镇压下去。清政府设立伊犁将军、参赞大臣、领队大臣、都统等,率兵分驻伊犁、塔城等,巩固了对天山北路的统治。
4、土尔扈特蒙古重返祖国的斗争
早在明末,土尔扈特部因与准噶尔部不和,被迫西迁额济勒河(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受到沙皇俄国的控制。但他们始终不忘祖国,不断派人奉表入贡。
由于沙俄的压迫和奴役,土尔扈特人民曾于1761年发动了反抗沙俄的起义,遭到沙皇军队的镇压。到18世纪60年代,沙俄在对土耳其发动大规模战争时,企图把十六岁以上的土尔扈特人全部征去当兵。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一月,二十六岁的土尔扈特汗渥巴锡(阿玉奇之孙),毅然率全族返回祖国。他们经过长途跋涉,克服种种困难,特别是战胜了沙俄军队的尾追和拦截,历时半年,终于在六月末到达中国境内。
5、对西藏管理的加强
分为五部分:康藏、卫藏、藏、阿里地区、青海。
措施:
①确立了达赖和班禅的封号:
1652年(顺治九年),五世达赖亲到北京朝见顺治帝。清廷赐给他金册金印,并敕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的封号,就是这时正式规定的。
1713年封三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封号。确立了在法律上的政治地位。
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准噶尔叛军在西藏叛乱分子的勾引下窜入西藏,杀害拉藏汗,清政府于1718年至1720年(康熙五十七年至五十九年)间,派兵入藏,击败了准噶尔叛军。
②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雍正五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置两个驻藏大臣,分驻前后藏,以监督西藏地方事务。驻藏大臣的设置,说明清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加强。
平定西藏上层分子的叛乱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廓尔喀(尼泊尔)封建主在英国殖民者的挑拨唆使下,大举入侵我国西藏。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清政府派大将军福康安等率满、汉、藏、索伦等族军队万余人入藏征讨。在西藏人民大力支援和积极配合下,清军很快就将廓尔喀侵略军全部赶出中国国境。
清政府击退了廓尔喀侵略者之后,对西藏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在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颁布的《钦定西藏章程》中,明确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其地位“与达不同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各级地方官员及管事喇嘛,都归驻藏大臣管辖,“事无大小,均应禀命驻藏大臣办理”;他们的任命,也“统归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拣选,分别奏补拣放”;达赖、班禅以及其他呼图克图克图“灵童”转世时的“金本巴瓶掣签”仪式,也要在驻藏大臣的监视下进行。
6、对西南各族的“改土归流”政策 (1726-1731)
在少数民族众多的西南地区,清政府于1726年至1731年间(雍正四年至九年),进一步实行了“改土归流”政策。
清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清雍正时,云南总督鄂尔泰建议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于是便在云南、贵州等省推行这种制度。此后政府陆续收缴土司印信,设置府、厅、州县,委派有任期的官员统治,实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但在改土归流过程中,对某些地区曾进行军事镇压给若干地区的少数民族带来了灾难。
7、大小和卓木发动的叛乱及其失败
当清朝平定准噶尔封建主叛乱时,原来被准部俘虏的维族各城首领大小和卓木(博罗尼都与霍集占)乘机逃回老家。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四月,纠集维族各城上层反动分子,阴谋煽动和制造分裂,发动反清暴乱。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清军在各族人民的大力协助下,粉碎了这次叛乱活动。
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大和卓木的孙子、萨木克的次子张格尔,在英国侵略者的直接支持下,潜入喀什噶尔,煽动维族上层反动分子发动了一次武装叛乱。
在各族人民、特别是在维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清军屡败叛军,并收复了喀什噶尔、英吉沙尔等地。1827年(道光七年)十二月,清军追至喀尔铁盖山俘获张格尔,叛乱被镇压下去。
8、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
俄国是与中国边界线最长的国家,但这些边界线都是在十七世纪以后,即清代以后形成的。因为在十二世纪初(南宋初年)刚出现莫斯科公国,受蒙古人的统治;1514年(明中期)才形成统一的俄罗斯。而在唐朝中国就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建立了行政机构,以后历代相继,统辖着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叶岛在内的东北地区(如库叶岛附近的奴儿干都司),清军入关前统治东北地区全境,北达外兴安岭;入关后对东北的控制仍很严。外兴安岭以南一直是中国的统辖范围。
在明朝末年以前,俄罗斯人势力在东欧莫斯科附近,尚未统一西伯利亚,对黑龙江的名字还没听说过。1636年(崇祯九年)才听到黑龙江的情况,并明知这一带较西伯利亚荒原富庶;同时又适值明亡之际,结果主要力量入关与明作战,明军势力深不到东北,东北北部十分空虚,俄罗斯人趁机组成哥萨克人远征队,去远东探险,抢掠。崇祯十四年(1641)派七十余人去探路,但没找到黑龙江。此后又接连三次东侵。
第一次,崇祯十六年(1643)由瓦西里。波雅科夫率领132人,翻越外兴安岭,进入黑龙江北面的支流—— 黑江地区,当地的达斡尔人热情待客,却被侵略者杀掠侵占了雅克萨城,导致达斡尔人反抗,打死哥萨克人十名,伤五十名,波雅科夫率残兵继续南下侵扰 黑龙江沿岸,并派人深入到松花江一带,都被当地各民族人民抵挡回去。三年后,波雅科夫只带53人返回。(这时已是明亡清军之时了)。
第二次,顺治六年(1649)以哈巴罗夫为首,又侵入到黑龙江流域,血洗桂古达尔城寨;第三年到赫哲人居住的乌扎拉村,建立“冬营”,准备长期驻扎。这时,清驻当地的军政首脑报告清政府,率清军打跑哈巴罗夫。
第三次,顺治十一年(1654),奥努弗里,斯捷潘诺夫率俄军侵入到松花江,清军派沙尔湖达率军讨伐,击毙斯捷潘诺夫,收回雅克萨城,并将全部俄军赶出黑龙江流域。
但同时另一支俄军由黑龙江上游侵入,重新占据雅克萨,并强行占尼布楚城,作为进一步南下侵略的据点。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平叛了内地叛乱之后集中兵力来对付沙俄的侵略了,决定先恢复雅克萨,派萨布李为黑龙江将军,坐阵爱珲指挥作战。一方面清除雅克萨周围的俄军,一方面试图与俄军和解,但俄军顽固守卫孤城。康熙二十四年(1685)由彭春 、黑龙江将军萨布率领,从瑗珲出发,攻击雅克萨城,消灭俄军殆尽,首领扎尔布津投降,被释放回尼布楚。但不久扎尔布津又率军侵入雅克萨,康熙二十五年(1686)第二次讨伐俄军,击毙扎尔布律。在将攻克雅克萨时,清政府为了平叛,主动放弃包围。
康熙二十八年(1689)双方在尼布楚谈判(中方是索额图,俄方是戈洛文),是年九月七日(农七月二十四)签《尼布楚条约》:①定界: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一线到海为中俄东部边界,岭北为俄境,岭南归中国[原俄国纪版图以黑龙江为界];②沙俄拆除雅克萨城防御,撤走军队,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带划归俄国。这是一个平等的双方让步,互利的条约。奠定了中俄东部边界的基础。
但紧接着沙俄又向贝加尔湖一带进攻,企图占据喀尔喀蒙古地区,为划定中俄中段边界,双方自雍正三年(1725)开始在北京谈判[俄方代表为萨瓦,中国初为科隆多,后为策凌]。两年后即1727年,签定《布连斯奇条约》作为初步协议;第二年(1728)正式签定《恰克图条约》二十一条。主要是:①定界:东起额尔古纳河、中经恰克图附近楚库河(赫奎河)、西到康努乌梁海西北角沙兵达巴哈为界;②通商:双方可在尼布楚、恰克图两地交易,俄商每三年可到北京一次,每次不得过二百人。[与东部边界交界处乌第河一带暂不划分]。
这几个条约,中国的让步是很大的,使沙俄侵占的贝加尔湖一带得以合法占有。但这是在平等基础上的让步,对稳定边界局势起了积极作用。
这些战争的胜利,清政府在边疆地区确立了封建统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和各族人民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从而奠定了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沙群岛,西起巴尔喀什湖,东到太平洋的辽阔版图。
二、边疆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和各族人民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
清政府的基本政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1、清政府的民族政策
①机构设置。②对各族上层的笼络。③用宗教作为思想统治工具。④设卡伦来巩固边防,设台站来畅通交通。
2、开发和加强
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达葱岭和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南面包括南沙群岛。当时生活在疆域辽阔的、统一的封建国家内部的民族成员有汉、满、蒙古、回、藏、维吾尔等共计五十几个民族。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斗争、共同劳动和相互交往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疆域辽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为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各族人民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清代边疆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和全国各族间经济文化联系的不断加强,不仅对增进国内民族团结起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也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三)清朝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清代疆域:西起巴尔喀什湖北岸,西北有唐努乌梁海之地,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南以北包括库页岛及黑龙江、乌苏里江以北以东沿海。南面占有台湾及南海的西沙、南沙。
行政区划:18个省。山东、山西、河南、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包台湾)、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
5个将军:盛京、吉林、黑龙江(包库页岛)、伊犁、乌里雅苏台。
青海、西藏两个办事大臣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