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用科学的方法去探讨教育现象及其关系,并揭示其规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应用性学科;是一门为解决教育问题,探索教育未知事物,创新教育和教学理论提供基本思路与方法的工具性学科。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教育研究的作用和意义;掌握教育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方法,包括选择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教育经验总结,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实验研究,教育测验,数据统计分析和结果解释,撰写报告和论文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为今后实际教育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拿来做研究,而是先要对研究的问题进行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选定的问题应当是对本学科研究领域具有好的内部价值,或者对其他相关领域有一定的外部价值。
衡量教育研究选题的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
课题的应用价值: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课题的学术价值: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
二、研究的可行性
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客观条件
除了必要的资料、设备等条件以外,科学上的可行性也是重要的客观条件。在进行一项教育研究课题,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克服某些条件的不足,但当有些条件是无法靠主观努力来解决时,就必须放弃这一课题。
(2) 主观条件
主要是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有关这个课题的资料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要权衡自己的条件寻找结合点,选择能发挥自己优势特长的课题。在一个课题协作研究组当中,不同特长的人优势互补,可以真正发挥出整体研究的效益。
(3) 时机问题
选题怎样才能抓住关键性时机,主要取决于有关理论、研究工具与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如果超越条件,贸然提出课题问题就会攻不下来。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或者已有了公认的结论,研究者对原有的研究结果持怀疑态度或者有新的看法。
例如,对于重复学习与学习效果的问题,早在1981年我国学者就做过研究,现在再研究这个问题就缺乏新意了,除非已经观察到与过去结论不同的现象。
要做到选题新颖,就要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基础,任何发展,新突破都是很难想象的。对于课题创新性的理解也不要过于神秘化,以为高不可攀。
事实上,新意是从点点滴滴小问题中体现出来的。
例如,新的研究对象,新的研究材料,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研究结论。
四、问题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要明确、界限清晰,那些空泛、模糊、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要尽量避免,并且题目最好不要用疑问句形式。问题是否明确具体往往可以从课题名称看出来。一般来说,课题名称应明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甚至研究方法。
例如,父母养育方式与初中生自尊的相关研究,问题就比较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