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用科学的方法去探讨教育现象及其关系,并揭示其规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应用性学科;是一门为解决教育问题,探索教育未知事物,创新教育和教学理论提供基本思路与方法的工具性学科。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教育研究的作用和意义;掌握教育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方法,包括选择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教育经验总结,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实验研究,教育测验,数据统计分析和结果解释,撰写报告和论文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为今后实际教育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学研究是指人们使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一种认识或实践活动。
科学研究的主要特征:
1. 客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科学研究的对象、过程、结果具有客观性。
2. 系统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科学研究本身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以及科学研究结果的系统性。
3. 创造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内容、思维和方法的创造性。
教育研究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发现或发展教育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它除了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特性以外,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伦理性
指教育研究必须符合教育的根本方向,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被教育者的良性发展。教育研究应当符合伦理道德,也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
2.复杂性
教育研究受多种因素错综复杂的影响。第一,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人,影响人的发展的原因很多,教育的周期长,把握困难,且教育效果具有滞后性;其二,教育研究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其三,难以对教育研究对象进行精确控制和操作。
3.全员性
所有教师都有参与教育研究的需要。
三、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联系
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图:
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1) 教育研究起源于教育实践;
(2) 教育研究服务于教育实践;
(3) 教育实践是推动教育研究的动力;
(4) 教育实践是检验教育研究成果的标准。
讨论:谈谈教育研究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