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1月24日晚,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一间茅舍里,聚集了全队的18户农民。他们在决定一桩关乎18户小岗人身家性命的重大事情。
小岗人是穷怕了,被逼无奈才铤而走险的,全队18户,家家讨过饭。18户人家都有人当过生产队干部,但都没有解决好吃饭问题。上级每年都派工作队,最多时每户摊上一个工作队员,结果照样无济于事。除了1955年向国家卖过4万斤余粮外,以后的23年再没有一粒余粮可卖。1961年搞责任田,小岗人刚刚尝到甜头,但很快就被批作“复辟田”,收归大队。“文化大革命”一来,一批二斗三割,搞得人心惶惶,虽然穷得响丁当,但照样要割“资本主义尾巴”。
队长严俊昌、副队长严宏昌、会计严立学,这三位都当过乞丐的汉子私下商量:如果“包产到户”能干好,咱们就豁出去了。不然,也是饿死。当晚他们召开的秘密会议,就是商议分田到户的事。
与会者都知道事情的分量,会场上鸦雀无声。一份早就拟好的保证书在每个人手中传递。大家用食指蘸上鲜红的印泥,在自己的姓名上重重地按下指印。这份保证书是这样写的:
保证书一、“包产到户”要严守秘密,任何人不准对外说。二、收了粮食,该完成国家的就完成国家的,该完成集体的就完成集体的,粮食多了,要向国家多做贡献,谁也不要犯罪。三、如果因“包产到户”倒霉,我们甘愿把村干部的孩子抚养到 18岁。签字人;严宏昌严俊昌 严立学 严立富 严立华 严立坤
纸包不住火,小岗队分田到户的事不久被公社领导知道了。
在一次生产队长会上,公社书记发火吼道,“刘少奇是国家主席,推行‘三自一包'、‘四大自由',怎么样?还不是活活折腾死了1你小岗尿得再高,还能有刘少奇的本事么?1”后来又硬性叫他们并到组里干,不干就不发给种子、化肥、耕牛和贷款。
公社干部还匆匆向县委汇报,说小岗分田单干,搞资本主义。
县委书记听完汇报后,长叹一声,摇摇头说:“他们穷‘灰'了,还能搞什么资本主义?就让他们搞到秋后再说吧”县委的态度,保护了小岗。秋后,小岗生产队竟出现了惊人的奇迹,当年打了13多万斤粮食。这个合作化以来23年从未向国家贡献一粒粮的“三靠队”,包产到户头一年,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农民收入每人平均311元凤阳的奇迹,使人们思想开了窍,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
1979年春,万里专程就包产到户进行调查。在5月25月召开的省委扩大会议上,万里指出:农民为什么要包产到户,这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也是对极“左”错误的抵抗。
1979年5月31日,邓小平同志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谈话中,对安徽肥西包产到户和风阳的大包于予以坚决的支持。于是,包产到户这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便迅速在全国农村推开,迅速取代了人民公社的大锅饭体制。
案例点评
1.“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使“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的命题得到延伸和深化。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传统的基本观点。早在1850年,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中就指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工作中多次引用过马克思的这句话。毛泽东在1956年1月最高国务会议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则更明确地说:“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当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必须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被束缚的生产力获得解放。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中,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由统治阶级运用政权的力量加以维护的。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旧政权,才能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用革命去扫除生产力发展中的障碍,从而达到解放生产力的目的,这个思想的真理性已被实践所证明。那么,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还是不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还要不要继续解放生产力?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无矛盾论曾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占据主导地位,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的观点就是代表。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也就意味着基本矛盾的解决。认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解放生产力的任务已经没有了,人们的根本任务就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毛泽东在50年代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明确提出了矛盾是发展动力的观点,从而纠正了无矛盾论的错误。他指出:应该承认“我国人民内部还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①。邓小平根据对历史经验的反思和新的经验的总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命题,使“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的命题得到了延伸和深化,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巨大变化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索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这一农村改革实质上就是调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当年的土地改革,曾经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又长期压抑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改革以后,在集体经济内部,实行了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使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同时,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股份合作制经济,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理顺了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关系,使整个农村经济空前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