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同学您好,此页面仅供预览,在此页面学习不会被统计哦! 请进入学习空间后选择课程学习。

一、什么是颜色

1. 美国光学学会(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的色度学委员会曾把颜色定义为:

颜色是除了空间的和时间的不均匀性以外的光的一种特性 ,即光的辐射能刺激规网膜而引起观察者通过视觉而获得的景象。

2. 我国国家标准GB5698-85,颜色的定义为: 

颜色是光作用于人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觉特性。

所以,颜色是对一种物理刺激产生的心理反应 。颜色是人眼受一定波长的光线刺激通过视觉神经感知的结果,不同波长的光(电磁波)对应不同的颜色。

人眼能感知的光称可见光,波长范围是380nm到760nm之间。


二、颜色模型

1. 颜色的表示 

心理学和视觉角度表示:色调(Hue)、饱和度(Saturation)、亮度(Lightness)

物理光学角度表示:主波长(Dominant Wavelength)、纯度(Purity)、明度(Luminance)

由于光谱与颜色的对应关系是多对一的,具有“异谱同色”,需要重新定义颜色,使光与颜色可以一一对应。

2. 颜色模型

颜色模型指某个三维颜色空间中的一个可见光自己,包含某个颜色域内的所有颜色。

三原色学说:

1)1802年Young提出三色理论,某一种波长的光可以通过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混合而复现,且红、绿、蓝三种单色光可作基本颜色 – 原色

2)1862年Helmholtz提出颜色视觉机制,指出人眼视网膜上存在感受红、绿、蓝色的锥状细胞,分别对红、绿、蓝三种光最敏感

2.1 RGB颜色模型

又称加色模型。采用三维直角坐标系表示:R-Red 、G-Green 、B-Blue  ,构成一个RGB颜色立方体 ,通常用于彩色光栅图形显示设备中 ,是真实感图形学中的主要的颜色模型。


2.2 HMY颜色模型

 以红、绿、蓝的补色青(Cyan)、品红 (Magenta)、黄(Yellow)为原色构成的颜色模型,常用于从白光中滤去某种颜色,又被称为减性原色 系统,在白色中减去某种颜色来定义一种颜色  ,通常用于印刷行业中。


2.3 HSV颜色模型

 H(Hue):色调,表示颜色类别,椎体底面表示,取值范围为0°~360° 

S(Saturation):饱和度,表示颜色的纯度。 取值范围为0-1,值越大,颜色越饱和;值越小,光谱色中的白光成分为越多。 

V(Value):明度,表示颜色明亮的程度,取值0-1。

一种面向用户API的颜色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