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同学您好,此页面仅供预览,在此页面学习不会被统计哦! 请进入学习空间后选择课程学习。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

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与价值性、主体性和客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的统一。

  在《技术的追问》中,海德格尔认为技术的传统解释可以归结为两个基本点:(1)技术是合目的的手段;(2)技术是人的行为。他把这一解释称为“工具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

   然而,单纯正确的东西还不是真实的东西,唯有真实的东西才把我们带入一种自由的关系中。他继续追问:“工具性的东西本身是什么?诸如工具和目的之类的东西又何所归属?”

如果技术是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借用的手段,那么就会形成“人-技术-目的”这一因果关系;如果目的总是指向技术活动的结果,那么一切原因就都可以归结为人,但海德格尔并不这样认为。技术就不仅是手段,技术乃是一种解蔽的方式。

在这里,海德格尔“解蔽”概念的形成,使追问技术本质的过程向我们展开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一技术本质的领域与技术要素无关,而与产出状态亦即“解蔽”有关。在解蔽过程中,真实的东西亦即真理的领域向我们呈现出来。这样一来,在工具论意义上探讨的技术的本质最终将落实到真理的发生方式上。

   技术具有形而上学的意义,构成了近现代的人与其置身的世界维持的关系类型的特征”。

 作为技术的一种具体形态,现代技术同样也具有一般技术的解蔽本质,但此种技术的解蔽方式与古代技术相比却具有根本上的差异。古代技术以自然自身的承载量为限进行解蔽,是一种自然意义上的“带出”。例如,风车的转动完全听凭风的吹拂,土壤的肥沃取决于雨水和肥料。

 而现代技术在本质上则是一种“促逼”(Herausforden)。“促逼”这个词在德语中具有挑战、挑衅、引起的意思,海德格尔用这个词来说明现代技术的本质。“此种促逼向自然提出蛮横要求,要求自然提供本身能够被开采和贮藏的能量。现代技术在某些方面的确提出超乎寻常的目标或要求:风车产生的能量不再完全依靠风,可以在有风的时候产生能量并将它贮藏起来,以便在无风的情况下随时使用这些能量。贯通并统治着现代技术的解蔽具有促逼意义上的摆置之特征”。

  现代技术的解蔽仍然面对存在的多样性,只是这些多样性都由技术操控着,并保障存在以现代技术所期望的面貌来呈现。如此一来,存在就变成了被处处订造而立即到场的存在。

  现代技术的解蔽具有促逼意义上的摆置的特征,每一个事物都变成了“持存物”,向着某种规定性和任务而被摆置。

 现代技术促逼、摆置着人,迫使人把现实当作持存物来订造,同时人自身也沦为一个持存物,被促逼成单向度的人,现代社会也演变为单向度的社会。现代技术这种促逼的集合被海德格尔称为“座架”(Gestell)座架意味着对那种摆置的集聚,这种摆置着人,也即促逼着人,使人以订造方式把现实当作持存物来解蔽。

  现代技术的这一本质瓦解了技术的工具的和人类学定义,在“座架”支配之下的技术早已抽身远去,催生出一种技术性思维方式,并将人囊括于它的统治之下。现代技术建构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解蔽,而蜕变为一种操纵一切的权威,给人类指点着解蔽的道路和方向。“

人类是按照现代技术的遣送去从事解蔽的,人类的行为并不由自身支配,人类的命运也不由自身决定。在此状态下,人虽然不像自然物那样沦为一个纯粹的持存物,但是却在参与和被参与现代技术的建构过程中,沦为一种解蔽方式的摆置,人本性中具备的无限可能性被订造、摆置成了某种单一的功能。在现代技术和现代工业的促逼下,人类只知道追功利和效率,不断地摆置着自然。现代技术价值攻占了人类的其他价值领地,排挤或吞噬其他价值形态,同时也将人的生存单一化、固定化。正是基于这一原因,现代技术发展越快,人类的价值就越单一,人类所能体会到的自由度和幸福感也就越低。

在技术化时代,技术理性占据了支配性的地位,人类在飞速发展的技术面前是无力的、无奈的,既不能去破坏现有的技术,也难以对未来的社会发展进行合理的预期。在这一时代中,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危险并不是技术问题或技术障碍,而是人类自身对存在的领会和理解将困囿于座架的限定之下;人类的思维将呈现出单向度的特征,算计性思考(calculative thinking)将成为人类唯一的思考方式。人类在探寻任何事物时都将功利、效率放在第一位,诸如艺术、伦理、审美、神圣等事物其他方面的特征均被遮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