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节 | 第八章 巴洛克时期与启蒙运动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
教学目的和要求 | 详细了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情感修辞学这一作曲技法的美学意义。以及启蒙运动时期三起争论的具体内容以及其背后原因。 |
讲授主要内 容 | 一、音乐、科学和哲学 二、情感修辞徐 三、旋律派与和声派之争 四、喜歌剧之争 五、歌剧改革之争 |
重 点 难 点 | 通过对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美学观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理性因素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音乐美学思想与音乐现象之间的关系。 |
要求掌握知识点和分析方法 |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一、音乐、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二、情感修辞学——感情程式论 启蒙运动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一、旋律派与和声派之争——马泰松和拉莫 二、喜歌剧之争——卢梭 三、歌剧改革之争——格鲁克 分析方法:教师讲授、文献阅读、课堂讨论 |
教授思路,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板书设计,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解决,师生互动等 | 思路:1、课前导入。2、教授内容的系统讲解。3、联系西方音乐史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辅助手段:幻灯片。 向学生强调重点、难点,积极的引发学生对于重难点的思考和认识。 带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辅助手段:音乐史学、音乐分析等知识例证 采用的教学方法: 1、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室设备上课,把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形式。 2、本课程应注重采用课堂讨论问题的方式讲授。 3、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实际音响、示范、直观等方法,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深化学习内容的方法。 通过以上教授思路与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良好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与重点、难点,通过音乐史学、音乐分析等知识例证,以宏观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点。 |
作业布置 | 思考:西方音乐美学中的理性主义 思考:启蒙思想与古典主义音乐之间的关系 |
主 要 参考资料 | 《音乐美学教程》,张前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音乐美学与音乐作品研究》,韩锺恩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年7月 |
一、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美学
在西方艺术史上,由“巴洛克”这样一个特定的名称来命名的历史时期,其时间跨度大致覆盖了整个17世纪以及18世纪的前半部分。巴洛克时期是继文艺复兴之后西方音乐美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这个时期的艺术具有一种共同的美学特征:着重表现激情的状态并为加强这种表现力而有意突破固有的平衡与协调。巴洛克艺术家追求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努力把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活动揭示出来。
把音乐作品当作一篇精心策划而激动人心的演说,这是17、18世纪较为普遍的一种音乐美学观念。德国音乐理论家奈特哈特宣称:音乐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乐音及节奏,比最好的演说家还好地引起各种激情。在许多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心目中,音乐就是一种表达情感的特殊语言。
音乐修辞学(Musical Rhetoric):
在巴洛克时期,修辞学的某些原则和方法,一度渗透到音乐创作的各个领域之中。形成了“音乐修辞学”这样一种独特的作曲技法和理论。音乐修辞学蕴涵着一种被称作“感情程式论”(Doctrine of the Affection) 的美学理念,这一美学理念是由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情感论美学和以笛卡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思潮相结合而形成的,是一种理性化的情感论美学。
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认为:就像一位演说家提出一种观点然后围绕这一观点发展出他们的演讲一样,作曲家也必须首先构思出一种音乐理念,以此作为建构和发展音乐的基础,并希望听众通过聆听音乐,可以最大限度的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在音乐整体结构的设计、音乐陈述的具体手段,都借鉴了修辞学中的一些原则和手法。并将一些音乐基本要素(如:音高、节奏、音程关系、和声等)的组合与各种名称的音乐修辞格相对应,使这些经过编排的音乐要素具备了特定的情绪、情感的意义,例如:以旋律的持续上行来表现歌词中情绪的高涨
音乐修辞学蕴涵着情感论美学的成分,因为其产生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更好的表达人们的情感。但作为一种创作的规则,人们试图通过它把音乐的情感表现纳入到人类理智、理性的范畴之内,这又是理性主义认识论的一种表现。
评价:
“音乐修辞学”理论有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偏颇之处,用“音乐修辞格”规定情感的表达,是无法穷尽的,在音乐接受中主体间、历史性差异性也是无法规避的。
但它体出着西方音乐所固有的一种思维模式:从中世纪的记谱法的建立、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修辞学的出现、启蒙运动时期拉莫和声体系的形成直到今天的配器法、作曲法的不断完善,都体现着这样的音乐思维模式。可以说,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始终伴随着人类理性认识对它的改造。
从这一角度来看,对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美学观念,乃至整个西方音乐思维模式中的这种理性因素有一定深度的研究和认识,可以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西方音乐文化的历史内涵。
实例:
在作品整体结构的构思时,作曲家们直接从修辞学中借取了演讲的结构原则。这种原则是由古罗马时代延续下来的,被称作“Disposstio六重结构原则”,
即:一篇规范的演说词应具备“列出观点”(exordium)、“陈述事实”(narration)、“展示有利于自己观点”(dixisio or propositio)、“举出证据”(confirmatio)、“驳斥与辩论”(confutatio)、“得出结论”(perratio or conclusio)这样六个部分。
伯迈斯特、马泰松(Johann Mattheson,1681-1764)等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将这种六重结构原则缩减后提出一种音乐的结构原则,即“开篇、中介、终结”。这种结构组织原则与今天“曲式学”中常见的三部曲式相类似。它成为当时最为常用的一种结构原则,并且存在于大量的巴洛克音乐作品(例如赋格曲的写作)当中。
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将一些音乐基本要素(如:音高、节奏、音程关系、和声等)的组合与各种名称的音乐修辞格相对应,使这些经过编排的音乐要素具备了特定的情绪、情感的意义,例如:以旋律的持续上行来表现歌词中情绪的高涨,等等。在写作时,作曲者可以根据表达某种情绪或情感的需要,直接运用这些具有修饰意义的音乐修辞格,音乐作品就在这样的创作方式中产生了。
1.“联珠法”,在乐曲中是指,以前一句结束时的音符(或旋律)作为新的乐句的开头。这种方法在修辞学中又被称作顶针法。即:用前文的结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上传下接,收尾蝉联
2.“逃遁法”,这种逃遁法并不是通常所指的赋格式模仿,而是特指表现飞翔、隐遁等具有飘逸感的音乐修辞格。修辞学中的旁逸法与这种逃遁法相似。在写作或说话时,有意地离开正在表述的事物而旁枝逸出,这就是旁逸法。其作用是,增加趣味感,提高语言的艺术逃遁法表达效果。
3.层进法(Climax),在乐曲的同一部分以高二度来做旋律重复的写作手法被称作层进法。在修辞学中又被称作层递法。层递法有两种形式:递升和递减。递升是把事物按由小到大、由短到长、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等次序说下去。递减则与之相反。其作用在于,可以使要表达的思想逐步加深,感情逐步强化,层进法增加语言的说服力和感受。
4.“惊叹句”,在音乐中惊叹句的意义在于用小六度音程的跳进来表现惊叹激动的表情(或以大于三度的音程作上、下行跳进都可以表示惊叹)。
5.增进法(Anabasis),音乐中的增进法是指:用旋律的持续上行来表达歌词内涵的某种情绪上升的状态。增进法与修辞学中的升华法相对应。升华法是指在表述事象时,由点升面,由外升内,由此升彼,由果升因,精炼地提到认识的高度。运用升华法可以充分表达思想感情。
二、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音乐美学
在西方近代史上,18主世纪是一个发生了巨大历史变革的世纪。欧洲的封建主义制度在这个时代走向崩溃。资本主义制度已诞生。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就是这场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
18世纪的欧洲音乐论坛以法国为中心,曾发生过三起重大的争论,这三起争论都与卢梭等启蒙思想家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旋律派与和声派之争
第一起争论是“旋律派与和声派之争”。以德国音乐理论家马泰松等人为首的“旋律派”认为:在音乐的诸多要素中,旋律是最重要的,音乐的美取决于旋律的表情功能。卢梭(1712-1778)站在“旋律派”一边,认为旋律是音乐的根本,是将音乐提升为“模仿艺术”的决定性因素,而和声只是音乐中的辅助手段。在“旋律派”看来,音乐不能够仅仅作为一些悦耳的声音的组合而存在,音乐必须能够表达某种东西,用卢梭的话来说就是要使音乐成为“模仿的艺术”。音乐的旋律与人的语言音乐调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人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思想、感觉和情感,而旋律的形成正是对人声(语调、语气)进行模仿的结果。
以法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拉莫(1683-1746)为代表的“和声派”则认为:和声比旋律更重要,音乐家应当在和声的基础上建立旋律的规则。同时主张:音乐应当借助数学的帮助来建立自身的原则,以和声学为标志的音乐形式法则是客观的规律,就像数学中的各种定理一样,因此应当把音乐当“必须掌握的一定规律的科学”来看待。
18世纪“旋律派”与“和声派”之争,实质上是音乐美学领域的一场“主观派”与“客观派”之争,或者说是一场“情感论”与“形式论”之争。
代表人物:
1.马泰松6岁起学音乐,9岁(1690年)在汉堡教堂演奏他自己创作的乐曲。自幼还学习英、法、意大利语,并学习舞蹈、击剑、骑马,后作为歌唱家参加汉堡歌剧团。1703年(22岁)开始了同亨德尔的友谊。1704年起旅行荷兰、法国、英国和意大利。1709年起成为哥尔斯坦公爵宫廷乐队长。他的作品包括几部歌剧,24首大合唱和清唱剧,12首横笛奏鸣曲。马泰松的影响主要在于他的学术著作,包括:1.《重新发现的管弦乐团》(1713年)2.《被捍卫的管弦乐团或它的第二次被发现》(1717年)3.《音乐的爱国》(1728年).4.《数字低音教程》(1731年)5.《完美的乐队长》(1739年)6.《凯旋门的建立》(1740年),其中《凯旋门的建立》编纂了148名作曲家的生平,是最早的音乐家辞典之一。其中包括拉索、胡底米列、亨德尔、泰来曼、凯泽尔等人条目,但没有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条目,对巴赫承认是后来的事情。
2.拉莫(Rameau,1683-1764年)是第一个将功能和声理论系统化并整理成逻辑体系的音乐理论家,于1722年在巴黎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和声学著作《和声学自然原理论述》。在著述的开篇中他写道:“音乐是一门科学,应该有确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应得之于自明的原理,而我们要真正了解这一原理又非借助数学不可。”
在这里,拉莫已经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理性主义立场,贯穿于音乐中的理性规则,尤其是数理形式是不言自明的。这个时期的其他音乐家因为音乐不具有像诗歌那样直接诉诸原理或者理性的特点,对纯器乐音乐秉持忽视与批判的态度,因为音乐并不传达理性的含义歌剧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拯救音乐的可能性。拉莫提出:“我的目标就是重新恢复从音乐领域离开的理智的权利。”拉莫从音乐自身或者说音乐内部找寻音乐的理性规则,以确立音乐在理性精神普遍诉求时代的合法地位。
(二)喜歌剧之争
与启蒙思想家有关的第二起争论史称“喜歌剧之争”。1752年,意大利作曲家佩尔戈莱西(1710-1784)的喜歌剧《女仆当家》在巴黎上演,引发了启蒙思想家同保守派之间的这场持续三年之久的论战。以卢梭、狄德罗等人全为拥护意大利喜歌剧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卢梭还亲自创作了一部喜歌剧《乡村卜师》,力求用实践来指明法国歌剧的改革方向。
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崇尚自然的人性,在他们看来,由少数贵族掌握的所谓人类文明已然破坏了自然,扭曲了人性,人性中真正的、可贵的道德,已经被虚伪的“教养”所取代。只有在“第三等级”中的平民阶层那里,在最少有文明教养的人当中,才会保留首淳厚、质朴的人类本性和真正的道德。正因为如此,他们对喜歌剧这一表现平民生活及其精神世界的艺术形式十分推崇。在“喜歌剧之争”中,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提出了音乐应以自然、朴素为美,以情感表现为主的美学主张。
代表人物: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1778年),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他想出一种用数字代替音符的简易记谱法,即以数字1234567来代替Do、Re、Mi、Fa、So、La、Si音阶,并写出了具有独创性见解的著作《音乐记谱法》,希望借此革新音乐世界。
(三)歌剧改革之争
第三起争论是由著名的歌剧改革家、18世纪德国古典主义音乐的先驱者格鲁克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开展的一场唇枪舌战。1774年代表格鲁克改革成果的歌剧《伊菲姬妮在奥里德》和《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在巴黎上演而开始。格鲁克的反对者们蓄意制造矛盾,他们将另一位意大利作曲家皮契尼树立为格鲁克的对立面,意在占领歌剧舞台,排挤改革派。最后格鲁克离开的巴黎。但格鲁克在其歌剧艺术中所倡导的音乐美学观念,并没有因为他个人所遭受的挫折而消亡,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曲乐派继续将格鲁克开创的古曲主义音乐风格带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
在古曲主义音乐创作中,启蒙思想家所崇尚的自然、纯朴、充满激情而又合乎理性的审美理想得到了完美的实现。特别是音乐大师贝多芬的作品,洋溢沣火一样的热情,显示出“第三等级”、市发阶层情感世界中特有的博爱精神和民主意识。这个时代的音乐大师们在音乐形式、体裁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与他们内心情感的强大冲击力是分不开的。
代表人物:
克里斯托弗·威利巴尔德·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 uck),德国作曲家。1714年7月2日出生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位于德国和捷克交界处的艾拉斯巴赫,1787年11月15日逝于奥地利维也纳终年73 岁。格鲁克是当时风格特点于一身的绝无仅不典雅、庄重而著称。克的歌剧改革,对法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典、音乐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显影响,是歌剧发展史上的个里程碑。
1.巴赫 Cantata“Jesu, der du meine Seele” BWV 78
2.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选段《你们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