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同学您好,此页面仅供预览,在此页面学习不会被统计哦! 请进入学习空间后选择课程学习。

                               独奏吹管乐器代表作学习

 

一、笛子代表代表作

《五梆子》:五梆子是一首由冯子存根据华北地区传统民间乐曲改编的笛子独奏曲,是北方梆笛的代表曲目。原曲优美明快,热情奔放,曲调优美健朗,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常用于戏曲过门,经冯子存整理加工后,赋予乐曲以粗犷豪爽、热情奔放的个性,梆笛特殊技法的安排和运用,使乐曲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广为大众所喜爱。

《鹧鸪飞》:曲笛的著名传统曲目之一,由陆春龄根据湖南民间乐曲改编,乐曲清丽动人,通过对鹧鸪飞翔的描绘,表现了人们向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愿望。

 

二、唢  呐

1、唢呐名曲

《百鸟朝凤》

唢呐独奏曲。这首曲子原是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它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1953年春,由山东省荷泽专区代表队作为唢呐独奏参加全国会演,受到热烈欢迎。

百鸟朝凤:唢呐独奏曲。原是一首民间乐曲,其流行区域很广,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都有不同版本。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1953年春,由山东省荷泽专区代表队作为唢呐独奏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舞蹈会演演出时,受到热烈欢迎。后灌制成唱片,流行全国。此曲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
  此曲在民间演奏时,结构松散,艺人们多即兴发挥,加入了公鸡啼母鸡叫的声音,后来民间乐手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针对原曲缺陷,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华彩乐句,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的长音演奏技巧,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又添加了一个百鸟齐鸣的引子,加强了音乐性,并扩充了华彩乐句,使用快速双吐演奏技巧,使乐曲更为整洁。
  乐曲开始,由唢呐吹出一个长音后,接着是呈现百鸟齐鸣的引子,然后是一段欢快的旋律,接着便是在固定曲调伴奏下各种鸟的争相鸣叫声,情趣盎然,形象鲜明。使用快速双吐的演奏技巧,和气息长时间不断的长音衬腔,音乐高潮迭起。尾句再次百鸟齐鸣,与引子相呼应

《一枝花》


呐独奏曲,任同祥于1959年春编写。 曲调来源于山东柳子戏的唱腔和曲牌,流行于鲁西南乐曲开始是一段散板,采用山东梆子“哭腔”音调,凄楚悲壮。 接着是叙述性的慢板,柔婉动人。 第三段慢起而渐快转入中板,采取《小桃红》为素材,节奏活泼,音乐轻快。之后,出现“穗子”特点的展开段落,短小音型的重复,相间出现“放轮”的长音,渲染了一种炽烈而欢腾的气氛。 

2、唢呐名家

    
  任同祥

唢呐演奏家。山东省嘉祥县人,1927年出生。从小随伯父学艺,拜各地行家为师,集众师之长融于一身,成为闻名乡俚的唢呐好手。1953年春,他登上首都舞台吹奏《百鸟朝凤》,赢得很高评价。同年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民间音乐比赛,获银质奖。后又多次到波兰、东德、印度、缅甸、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访问演出,并荣获缅甸国家金质奖章。演奏干净利落,从容自如,音色华美。他积极从事唢呐曲创作,自编自演。作品有《一枝花》、《凤阳歌绞八板》、《婚礼曲》、《寒江春早》、《庆丰年》等,都已灌制成唱片,流传甚广。长期来,任同祥热心于教学工作,为音乐院校和艺术团体培养了不少唢呐演奏人。

赵春亭

1912-1984),著名唢呐演奏家。沧县崔尔庄人。从小跟伯父和两个哥哥学习吹歌,后成为当地有名的乐手。1953年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得好评。被留在北京任中央歌舞团独奏演员。在唢呐艺术方面不因循守旧,勇于创新,曾运用独特的技巧,在《海青歌》中奏出箫音,在《山东大鼓》中奏出三弦音,堪称一绝,1964年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培养了很多唢呐演奏人才。1984年被评为副教授。七十三岁时,由中国音协,中国艺委会和中国音乐学院联合举办了《赵春亭唢呐曲音乐会》在音乐界反响颇大。1984年因病在京逝世。


三、管子

《江河水》

双管独奏,取材于“辽南鼓乐”同名笙曲,王石路、朱广庆、朱长庆和谷新善等根据“辽南鼓乐”同名笙管曲牌整理加工改编而成。原型中速,旋律简朴,常用于民间风俗场合,情绪轻快。用“放慢加花”手法改编后全曲激越悲愤有力,感染力极强,乐曲激昂悲愤,缠绵悱恻,如泣如诉,感染力极强,曾被用于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一场“苦难岁月”的配音。后经黄海怀改为二胡曲,另有一种凄怆哀怨的情绪,广为流传。
《江河水》原是流传东北地区的一首民间乐曲。

  乐曲有一个让人心碎的传说:从前,有一对美满的夫妻,不幸丈夫被官吏们拉去服劳役,因遭受百般虐待,惨死在异乡。妻子闻讯后,来到送别丈夫的江边,对着滔滔的江水,遥祭亡魂,号啕痛哭,倾诉了对万恶的统治阶级的仇恨,并引出对往事的无尽思念……
       这首民间乐曲,后由鲁丁编曲为双管独奏曲,民族乐队伴奏。此曲曾被用作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一场“苦难岁月”的配音。
       乐曲开始,双管从最低音区起奏散板乐句,旋律连续四次四度上扬,迸发出悲愤的情绪,随后旋律分解和弦式下降引出主题。第一段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由于暗淡的羽调式色彩,缓慢的速度,旋律波状起伏,以及管子近似人声的特殊音色,音乐显得凄凉悲切。第二乐句以十度向上跳越,旋律线两次向上冲击,表现出悲愤的情绪。而第三乐句节奏顿挫,继后即连,又似悲痛欲绝,泣不成声,最后则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中段音调平稳,又用较弱的力度演奏,好似人们在苦苦思索遭受苦难的原因。由于由A羽转入A微,同主音转调使它和第一段产生调性色彩的对比,同时也为再现作铺垫。紧接着管子和乐队用强力全奏,压在人们心头的怒火爆发了。虽然它是一个再现段落,但通过不同力度、速度和奏法,使表现的情绪更为激越。这首乐曲音乐形象深刻动人,扣人心弦,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广为流传,并被各种乐器甚至声乐所移植。也是音乐家们在音乐会上倍受青睐的保留曲目之一。

四、笙

凤凰展翅:笙独奏曲,董洪德、胡天泉作于1956年,曾获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民间音乐比赛金质奖。凤凰古称瑞鸟,传说是鸟中之王,象征美丽和幸福。作者以艺术的畅想,借凤凰展翅飞翔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乐曲采用山西梆子音调,运用了一些独特的吹奏技法,生动地描绘了凤凰各种优美的姿态。

跨界  吴桐《极度笙音》(点开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