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同学您好,此页面仅供预览,在此页面学习不会被统计哦! 请进入学习空间后选择课程学习。

提供更多智能化适老产品和服务


没有健康码乘车遇阻、现金支付遭拒……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购物、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

“近些年,随着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已经暴露。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健康码’通行、无接触支付等方式的推广,让这一问题更加凸显。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辨识和操作能力在下降;另一方面,一些应用操作比较复杂,老年人不会使用也很难记住流程。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54亿,占总人口的18.1%。对比之下,截至今年3月,我国6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全国网民规模的比重仅为6.7%。“互联网正持续向中高龄人群渗透,数字鸿沟也能变成数字机遇。

在鼓励推广新技术、新方式的同时,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

一是保留传统的纸质凭证,比如不会扫码或者不方便扫码的老年人,可由社区、医院提供纸质证明通行;车站、文体场馆保留车票、门票等传统纸质凭证。二是专设老年人服务通道,主要是设立无健康码通道,以及在各类生活服务中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等。三是保留人工服务,让窗口服务、电话专线、引导人员更好地帮助老年人。

加强技术创新,提供更多智能化适老产品和服务,促进智能技术有效推广应用。

“推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适老化改造,使其具备大屏幕、大字体、大音量、大电池容量、操作简单等更多方便老年人使用的特点”“针对广场舞、群众歌咏等方面的普遍文化需求,开发设计适老智能应用”

如何更好地进行“适老化”改造?首先,产品设计理念要以老年人的需求为本,本质上是为老年人赋能,而不是制造新障碍;要健全相关智能产品与服务标准规范,明确适老化的无障碍设计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突出共性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强调需求导向,采取有针对性、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如今一些打车软件,专门为老年人设置了“关怀模式”,不仅支持大号字体显示、简化了发单流程,还有“亲友代付”选项,不能或不会线上支付的老人,也能顺利打车……

“数字化时代,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生活得安心、舒心、便捷,需要鼓励和引导老年人、家庭、社会、政府共同参与,共同营造信息无障碍的良好氛围。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记者 丁怡婷 邱超奕,内容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