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同学您好,此页面仅供预览,在此页面学习不会被统计哦! 请进入学习空间后选择课程学习。
(二)另一种声音­——反科学主义
如果说唯科学义是对科学过分相信的话,那么反科学主义则是对科学丧失了信心。在谈到反科学主义时
大家要注意区分反科学和反科学主义。而反科学主义反科学主义在语义上则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反科学”
“主义”,即反科学的理论基础或反科学的典型的观点。唯科学主义是一种极端的科学主义,把科学看作是
万能的天使,可以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反科学”“主义”则是另一种极端,把科学
看作是万恶之源。另一种是它可被理解为“反”“科学主义”即反对科学主义,大部分反科学主义者属于后
者,他们不反对科学和技术的一切发展,而是反对科学万能论;反对把科学当作唯一的知识模式;反对把科
学当作衡量其它一切事物的尺度;主张对科学技术加以约束和引导。从这个角度上讲,反科学主义具一定的
积积意义,我们也是在这个层面上来讨论反科学义义思想的。
反科学主义思想作为人类思想的组成部分,其批判对象不是直接指向科学,而是指向唯科学。早在
18世纪,卢梭就开始怀疑启蒙思想家的立场,从人性的发展的角度质疑“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
敦风化俗”。由于科学是通过技术来突现其力量的,技术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力量越强,人对物质的依赖程
度就越高,同时,人的生存方式和心灵被技术化、机械化,如现在的虚拟网络导致了人性的扭曲,克隆技
术导致的人类的伦理危机,人类自已发明的核技术足以毁灭人类自身等。因此科学和技术并一定为人类带
来幸福,有时甚至能让人丧失人性,导致人类的灾难。针对西方后工业社会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海德格尔(
M.Heidegger,1889-1976)等后现代主义的代表对现代社会中技术性提出各自不同的批判。到了20世纪,针
对不加节制的滥用科学技术而导致的严重的生态危机,现代反科学思想则认为,人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
的关系,古老自然哲学重新复活,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学科——生态哲学。
反科学主义及其运动虽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并形成一定的声势的,但是它在发展中国家也不是没
有市场的。要知道,反科学主义思潮是与发展中国家的某些落后成分和非科学因素不谋而合的,如根深蒂固
的旧价值观念,封建主义意识的残余,非科学的决策机制和教育方式,经验主义的优势地位,单纯注重实用
性知识等等,其实质是反对运用科学技术去发展民族文化的大趋势。因此,发展中国家也有必要警惕和遏止
反科学主义思潮的蔓延,而不能对作为反科学主义附庸的东西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