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质结构的化学理论
(1)原子-分子论
十九世纪化学发展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科学的原子-分子论的提出。提出化学原子论的是英国化学家道尔顿。道尔顿的原子论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中的一次重要的理论综合。它把原子量作为区分化学元素的最本质的特征,这就为许多经验性的化学定律提供了明确的理论解释,使人们认识到一切化学现象内在的统一本质。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弗加罗行提出了分子的概念,他认为分子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物质组成的最小单位,而原子只是参加化学反映的最小质点,单质的分子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半个世纪后,意大利化学家康尼扎罗在其《化学哲理课程大纲》的讨论中,论述了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出只要接受阿费加德罗的分子论,就能把化学领域中的混乱一扫而清。他的观点得到各国化学家的赞同,从此,原子-分子论得到了普遍的承认和应用。
(2)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D.I.Mendeleev,1834-1907)在1869年,排出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为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揭示了各种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了无机化学由经验到理论的飞跃,为元素的研究和新元素的寻找,提供了一个可遵循的规律。
(3)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建立。
原子价概念的形成是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建立的先决条件。1828年维勒(F.Wohler,1800-1882)用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尿素,为有机合成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彻底打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绝对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