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同学您好,此页面仅供预览,在此页面学习不会被统计哦! 请进入学习空间后选择课程学习。

一、课堂活动

1、问题导入:感觉消失未必是周围神经损伤。比如“双手肌肉萎缩,掌骨明显突出。患者不能做手指收展运动和拇指内收运动。双手内侧痛觉缺失,痛觉缺失区向上延至前臂内侧半,臂内侧1/3 痛觉缺失。”这种对称性的运动感觉障碍,而又没有肢体创伤和占位。分析涉及到周围神经定位区域,为什么是双侧对称?周围神经定位难以合理解释,必须从中枢神经元分析入手——脊髓。

2、脊髓的年龄变化比较:注意脊髓下端位置与椎管的关系,联系椎管穿刺位置选择。(从等长—>L3—>L1)


3、脊髓的形态,注意颈膨大、腰骶膨大、脊髓圆锥、终丝、马尾的概念及其形成的原因。结构与功能的匹配,人类颈膨大也是比腰骶膨大大。

4、脊髓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思考:脊髓各节与椎骨的对应关系,对病变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如某一患者出现剑突部位感觉明显减弱或消失,则可判断其病灶位置在_______________。(第四胸椎附近)

5、脊髓灰质的总结(了解板层对应关系,但掌握传统核团位置和名称和功能)

  注意阶段性出现的核团:网状核、胸核、中间外侧核、骶副交感核、前角外侧核群等

6、前角运动神经核团与后角感觉神经核团的定位关系

7、随堂测试讨论:(设计为选择、填空题型)

(1)脊髓传入纤维的胞体在____________。(脊神经节)

(2)脊髓传出神经的胞体在:(  ) 【皆为运动核】

       A.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     B.T1~L2的中间外侧核

       C.中间内侧核    D.S2~S4中间外侧核    E.胸核           

(3)脊髓中上行传导束的胞体在哪?(  ) 【皆为感觉神经元】

         A.脊髓灰质后角感觉核  B. 胸核  C.脊神经节 D.中间外侧核 E.中间内侧核 (*)

(4)下行传导束有哪些?(  )

       A.皮支脊髓束  B.前庭脊髓束  C.脊髓丘脑束 D.脊髓小脑束  E.内侧纵束

(5)属于脊髓浅反射的是:  (  )

       A. 腹壁反射 B.提睾反射 C. 屈曲反射  D.膝跳反射  E.角膜反射

(6)脊髓后索损伤会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肢体:  ( )

     A.不能感知到同侧肢体运动、位置状态  B.不能辨别纹理、两点距离

     C.腱反射消失或减弱  D.皮肤触觉消失  E.不能精确指鼻,闭眼会站不稳

8、传导束的定位模式图


9、脊髓半横断的出现症状及其解剖学基础模式图

布朗-色夸综合征。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痉挛性瘫痪,位置觉、震动觉和精细触觉丧失,损伤节段下1~2个节段平面以下的对侧痛、温觉丧失。

二、课堂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