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同学您好,此页面仅供预览,在此页面学习不会被统计哦! 请进入学习空间后选择课程学习。

第一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认识资源安全问题说明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1.了解资源安全及资源安全问题的主要含义理解其内在联系。(综合思维)

 

2.举例分析说明资源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区域认知)

 

3.结合资料分析判断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对策及意义。(人地协调观)

 

一、资源安全问题

1资源安全

(1)含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够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能力

(2)认定条件:

资源的供给不低于各种用途所需的最低数量和质量要求且是稳定、及时和经济的。

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

2资源安全问题

(1)产生:因资源供给量少于资源需求量而造成的资源短缺超过某个限度影响生产、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2)实质:资源供给需求的失衡。

(3)影响因素:

资源禀赋:受制于资源的有限性地域性

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受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条件制约。

资源消费需求:与人口增长、消费水平提高等有关。

二、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1资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1)资源安全的分类

(2)战略资源

概念:指事关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全局和经济安全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具有稀缺性且无可替代。

地位:战略资源严重短缺导致的资源安全问题能够动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2资源安全问题可通过触发和放大环境、经济、军事甚至政治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危机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特别提醒] 我们平时所说的战略资源主要是指淡水、土地、石油、铁矿、稀土等即包括可再生资源也包括非可再生资源。

三、保障资源安全

1对策:有针对性地采取技术、经济和政策措施调节资源供给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平衡。

2保障资源供给的对策


3资源消费方面的对策

(1)目标:通过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来降低资源需求。

(2)实现基础:高度依赖于技术、管理水平和消费观念的进步。

4维持资源安全应避免衍生其他安全问题

(1)权衡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能危害自然环境及其可持续供给资源的能力。

(2)权衡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关系不能危害其他国家或区域的资源安全

1.水资源通过水循环持续更新不存在资源安全问题。               ()

2资源安全问题与消费水平的提高无关。                                        ()

3在国家安全体系中资源安全位于基础地位。                            ()

4技术进步只能提升资源供给的能力对资源消费无影响。       ()

5下列资源不属于国家战略资源的是()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能源资源                                     D.生物资源

提示:1×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水资源短缺就会出现资源安全问题。

2×消费水平提高会使资源消费需求增加产生资源安全问题。

3资源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

4×技术进步可提升资源的供给能力也会增加对资源的消费需求。

5D[生物资源属于非战略资源。]

   

 

 
 

 资源安全问题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020526日,受业主委托,浙江招标网发布淳安县特别生态功能区水权交易可行性研究中标结果。所谓水权,就是水资源的使用权,即在一定期限内所拥有的水资源使用、转让、收益等权利。这种改革试点,可以盘活“沉睡”水资源并将其推向市场。

问题1(区域认知)浙江省的水资源是否丰富?原因是什么?

提示:浙江省水资源很丰富主要原因是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气候湿润地表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

问题2(综合思维)进行水权交易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提示: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问题3(综合思维)我国目前的水资源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提示:水资源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许多地区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有许多国际河流流经我国在这些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与相关国家存在矛盾等。

[归纳提升]                                                         

1资源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                       

 

分类

 
 

产生原因

 
 

主要表现

 
 

资源禀

 

赋问题

 
 

受制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地域性表现为因资源供给数量达到极限或不稳定造成的资源绝对短缺

 
 

可开采非可再生资源减少乃至枯竭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超过其最大更新能力

 

资源波动幅度超过安全范围

 
 

资源生

 

产与供

 

给能力

 

问题

 
 

资源开发、购买、调配受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条件制约表现为技术不足或经济、社会成本过高

 
 

资源开发技术和经济能力不足

 

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技术风险和区域冲突

 

资源贸易的市场、经济和运输风险

 
 

资源消

 

费需求

 

问题

 
 

受人类对资源消费的数量和质量需求影响表现为因资源的需求量超过资源供给能力而造成的资源相对短缺

 
 

人口增长造成的短缺

 

消费水平提高造成的短缺

 

消费质量标准提高造成的短缺

 

2资源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影响表现

 
 

典例

 
 

战略资源严重短缺能够动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太平洋岛国瑙鲁曾因向全球出售磷酸盐矿而一度经济繁荣后随资源枯竭而陷入贫困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通过触发和放大环境、经济、军事甚至政治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危机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中东地区的众多国家围绕约旦河水资源的争夺而进行多次区域战争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回答13题。                                  


 

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法国

 
 

世界平均

 
 

人均水资源

 

拥有量/m3

 
 

2 200

 
 

8 952

 
 

18 245

 
 

3 357

 
 

8 900

 
 

每万元GDP

 

耗水量/m3

 
 

5 045

 
 

514

 
 

387

 
 

288

 
 

1 344

 

1由上表分析可以看出()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2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3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1B2B3C[1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并结合各国人口数量进行计算可知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法国但水资源总量远远高于法国A项错误;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大约是美国的9.82接近10B项正确;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C项错误;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并不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而是由人口总数少造成的D项错误。第2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设备更新慢再加上国民素质较低节水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使得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于其他国家。第3依据上题分析可知建设节水型社会关键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其具体措施是发展科技更新设备保护水资源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如何保障资源安全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我们身边的很多物品——手机、自行车、汽车、空调以及诸多尖端科技领域都离不开稀土的应用。目前全球约90%的稀土产品仍然来自中国。据统计我国稀土储量仅剩2 700万吨在世界总储量中占比由过去的70%以上下降至目前的30%。按现有生产速度我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20未来极可能需要进口。

问题1(地理实践力)试判断稀土资源在工业生产中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

提示: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集中于许多尖端科技领域。

问题2(人地协调观)我们应如何合理开采和使用稀土防止稀土资源的枯竭。

提示:依法开采提高开采技术节约、合理高效利用完善市场机制。

[归纳提升]  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主要途径

 
 

具体对策

 
 

典例

 
 

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

 
 

挖掘资源潜力

 
 

开发深层地下淡水资源

 
 

开发替代资源

 
 

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替代常规能源

 
 

增加区外资源调配与贸易

 
 

我国修建中缅油气管道进口石油、天然气

 
 

有效管控战略资源

 
 

制定相应政策限制稀土资源出口

 
 

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

 
 

我国目前大力推广循环经济

 
 

使用效益最大化

 
 

工业生产中废水治理后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有效规避各种风险

 
 

大力宣传增强公民的节约意识

 
 

规避衍生其他安全问题

 
 

采取环境友好型的开发利用行为

 
 

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和平开发利用

 
 

我国与相邻国家在有争议地区采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策略

 

 

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分析思路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地区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资源短缺问题解决措施需要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着手。

所谓开源即增加资源供应来源可以是同种资源通过加大勘探开发而增加产量;也可以是其他资源如煤炭供应紧张可以增加石油供应火电供应不足可以发展风电、核电等。

所谓节流即节约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节流一方面是从生产中进行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改善生产方式等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损耗;另一方面是从生活中进行每个人都应行动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不浪费一滴水随手关灯等。

阅读材料回答45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一些采矿人员无视《矿产资源法》纷纷涌入国家规划的矿区把完整的大矿区、大矿带人为地分割成若干小矿乱采滥挖使矿体从地表到深部都被搞得支离破碎。

材料二 我国南方某地铜矿资源丰富。为了炼铜人们无休止地毁林开矿加上当地其他一些自然原因从这以后导致泥石流危害严重。地面被冲刷成的沟谷多达上百条使30%以上乡镇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

材料三 我国有许多种矿物共生在一起的矿床但采矿时往往只采一种抛弃其他有用成分。如采铅锌矿时就把与之共生的硫铁矿(化工原料)抛弃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

4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进口矿产后续资源不足

B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

C地质条件复杂矿产的开采较为困难

D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增加了运输的负担

5我们必须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做到()

A进口矿产减少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量

B集中开采富矿关闭贫矿

C大力开采海洋矿产资源禁止开发陆地矿产资源

D制止破坏矿产资源的恶劣行为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4B5D[第4题,考查的是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ACD是矿产资源问题,但既不是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也不是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5题,要紧扣材料所反映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区域认知——我国西部地区的母亲水窖工程

干旱缺水是世界性的问题中国西部是地球上主要干旱带之一由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流动妇女成为西部贫困干旱地区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她们不得不每日往返几里、几十里山路找回生命水。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制定之时为了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国妇联提出举全国妇女之力建西部美好家园的号召帮助西部贫困干旱地区妇女和解决饮水困难2000年全国妇联、北京市政府、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具体承办了情系西部、共享母爱世纪爱心行动大型公益活动募捐善款1.16亿元用于设立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专项基金已于2001年开始实施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水贫困测度简单而言即对水贫困程度的测算。下图为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

A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B由南向北逐渐加重

C由东向西逐渐减轻

D总体看西北重于东南

2造成贵州省成为高水贫困地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地貌

C植被                                              D.土壤

1D2B[1读图可知西北地区、贵州、重庆、山西和吉林农村水贫困程度高东南地区农村水贫困程度低总体来看西北重于东南。第2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蓄水能力差。]

[素养立意]本题组以我国的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为背景系统考查了我国不同区域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内容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要求水贫困测度主要体现水资源短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水资源属于战略性资源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经济发展受制约明显。

题组1 资源安全问题的表现及影响

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和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

A耕地、牧草地

B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D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2内蒙古()

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1A2B[1内蒙古草地所占比重最大由此可判断土地利用类型为牧草地;读图可知甲的其他及未利用地所占比重最大牧草地比重次之可判断甲为新疆。第2内蒙古东西跨度大东部降水量较大主要为森林;西部降水量较小主要为荒漠草原B对。内蒙古降水较少水域面积小水能资源不丰富A错;内蒙古气候较干旱以牧草地为主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易造成土地荒漠化C错;内蒙古与贵州的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重相差不大但内蒙古面积远大于贵州故内蒙古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贵州多D错。]

扩容法地热水发电是将地热汽水混合物引入扩容器在扩容器中降压、扩容根据水沸腾与气压的关系使温度不太高的地热水因气压低而沸腾变成蒸汽从而利用蒸汽发电。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利用该技术发电的是()

A华北平原                        B.关东平原

C青藏高原                                  D.马来群岛

4与水电、光伏发电相比地热发电在我国()

A适用范围更广                          B.燃料需求量大

C受气候影响大                          D.发电量较稳定

3C4D[3由材料可知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地热发电站。四个地区相比较青藏高原地热能最丰富最适宜利用该技术发电C正确。第4地热发电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受地质作用影响大在我国分布不广泛因此适用范围较小A错。地热发电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对燃料需求量小不受气候影响发电量较稳定D正确。]

题组2 保障资源安全

19782004年我国部分省市非能源矿产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对比图完成56题。

5.我国非能源矿产与经济增速不匹配的省份是()

A蜀、辽                                         B.豫、滇

C陇、黑                                         D.京、赣

6闽、粤两省矿产资源不足但经济增速较快主要得益于()

A市场广阔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科技先进                                     D.地理位置优越

5A6D[5根据19782004年我国部分省市非能源矿产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对比图可以看出:A项中蜀、辽两省非能源矿产占全国比重较高但经济增速慢所以两者不匹配。B项中豫、滇两省豫匹配不合理滇匹配合理;C项中陇、黑两省匹配合理;D项中京、赣两省市北京匹配不合理。第6闽、粤两省濒临海洋地理位置优越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其经济发展故选D]

教材P23思考

提示:1人口数量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对资源的需求会不断增加。

2资源的开发和使用破坏了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对人类的资源供给会减少。

教材P24活动

提示:1读数与计算略(注:读出某个年度的人口数量和用水总量后用用水总量除以人口数量即得到人均水资源使用量)

21949年到2010我国用水总量约增加了6人口约增加了2.5人均用水量增加2倍多。

3人口数量增长人均用水量增加使用水总量大大增加产生水资源安全问题。

教材P26思考

提示:119481999排在前3位的淡水冲突类型分别是:水量、基础设施、联合管理。20002008年排在前3位的淡水冲突类型分别是:基础设施、水量、联合管理。

219481999年相比20002008年的基础设施、联合管理、技术合作、水质以及其他的比例增加了而水量、水电的比例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