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同学您好,此页面仅供预览,在此页面学习不会被统计哦! 请进入学习空间后选择课程学习。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谈论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分类。(地理实践力)

 

2.结合实例分析理解自然资源的属性。(综合思维)

 

3.运用资料分析说明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综合思维)

 


一、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1概念: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

2分类

3成为自然资源的条件

(1)能满足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需求

(2)需要人类具备相应的开发利用能力

4自然资源的属性

(1)自然属性: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2)社会属性: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受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需求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

[特别提醒] 我们平时所说的能源资源既包括非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也包括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

二、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1特征:数量是有限的具有稀缺性。

2原因

(1)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环境能提供的自然资源有一定的数量限制。

(2)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人类能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自然资源数量更为有限。

3利用要求:人类能够从自然环境中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但不能突破自然环境供给资源的极限

[特别提醒] 许多可再生资源的数量和更新能力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存在极限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可能对其造成破坏使其转变为非可再生资源。

三、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1总体特征:质量有优劣高低之分。

2衡量标准

3利用表现

(1)自然资源的质量可用一定的指标来刻画。

(2)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成本有差别。

(3)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因人类需求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用途。

四、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1表现


2影响

(1)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2)空间分布不均匀使不同地区间形成资源调配与贸易的需求导致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也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全球化进程。

1.按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可分为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     ()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使用能源的数量减少种类增多。     ()

3工业社会阶段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       ()

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日益广泛。       ()

5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因地制宜体现了自然资源的()

A有限性                      B.整体性

C地域性                                         D.多用性

提示:1.× 自然资源的可再生或非可再生的分类是依据资源形成特点划分的。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所使用能源的数量、种类都在增多。

3× 工业社会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加。

4 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提高利用范围不断扩大。

5C[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衡的某种自然资源总是相对集中于某些区域因此开发利用时要因地制宜。]

  

 

 
 

 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俄罗斯天然气资源及其丰富其天然气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国际天然气市场最重要的出口国素有天然气王国之美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成为俄欧之间能源合作的物质基础加之地理位置邻近更使双方之间的能源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欧洲西部的一些国家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比例过高对俄罗斯的依赖太大不利于能源安全国家应加强对国内能源的开发如煤和核能还应开发风能、太阳能、水利、生物能和地热等能源。

问题1(区域认知)俄罗斯的天然气多于西欧这反映了自然资源的哪种属性?

提示:地域性。

问题2(综合思维)天然气从自然属性与自我再生性质看分别属于哪种自然资源?从自然属性看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分别属于哪种自然资源可再生吗?

提示:从自然属性看天然气属于矿产资源;从自我再生性质看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从自然属性看风能、太阳能属于气候资源生物能属于生物资源;从自然资源的增值性能看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均属于可再生资源。

 [归纳提升]                                                            

1判断某种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的方法

判断某种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就要看:是否直接从自然界获得;能否用于生产和生活。凡是既符合又能满足的物质或能量就是自然资源。只符合其中任何一条的则不属于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属性

不同的自然资源具有的属性不同其开发利用的要求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属性

 
 

含义

 
 

开发利用要求

 
 

有限性

 
 

绝对数量将随人类的开发利用不断减少

 
 

珍惜、节约、合理利用

 
 

资源的再生、更新、循环总有一定周期

 
 

整体性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突出

 
 

统筹兼顾综合利用

 
 

地域性

 
 

数量或质量上的地域差异

 
 

因地制宜

 
 

可再生资源分布具有地域分异规律

 
 

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域规律

 
 

多用性

 
 

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

 
 

综合利用

 
 

社会性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加工成有价值的物质财富

 
 

充分利用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某种自然资源的全球分布情况读图。回答13题。

1.该自然资源是指()

A湿地                          B.油田

C冰川                                              D.煤田

2该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

A盆地和湖泊周围                         B.沿海与大陆架上

C大陆边缘与岛屿                         D.高纬区和高山区

3近几十年该自然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气温升高                    B.大气的臭氧层变薄

C人类的需求量加大                    D.地壳不稳定多地震

1C2D3A[12由图示知该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极洲等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据此推断该自然资源为冰川。第3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是冰川加速融化的主要原因。]

   

 

 
 

 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及其利用

 

江西赣州素有稀土王国”“世界钨都的美誉全球每年70%的中重稀土、60%的黑钨都产自这里并已形成从地质勘探、矿山采选、冶炼加工、产品应用到检测检验、研发设计的稀土和钨完整产业链是国内最大的稀土、钨产品加工基地已成为国家钨和稀土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赣州稀土市场现在主要在国内从稀土的开采到稀土分离再到稀土的冶炼到最后的深加工及应用(主要用于稀土永磁电机、节能灯具、汽车尾气净化器、陶瓷材料、抛光材料等)形成一条产业链;还有一小部分稀土出口到法国、日本、美国等。

问题1(区域认知)赣州市稀土资源的开发初期主要呈现什么特征?试推测此阶段稀土的开发利用水平及原因

提示:无序开采开采能力较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较低因此此阶段稀土的开发利用水平较低。

问题2(综合思维)随着经济的发展赣州市的稀土开发利用状况出现了哪些变化?

提示:随着经济的发展赣州市的稀土开采技术提高、开发规模扩大加工、利用技术水平提高已形成一条产业链并出口到国际市场。

[归纳提升]                                                      

1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主要特征

 
 

主要表现

 
 

主要影响

 
 

数量的有限性、稀缺性

 
 

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自然环境供给的自然资源数量有限;人类在一定的认识水平和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条件下能够获取的资源数量有限

 
 

要求人类获取自然资源的数量不能突破自然环境供给资源的极限。应通过合理的优化资源配置弥补资源稀缺带来的限制

 
 

质量的

 

优劣

 
 

不同的自然资源的质量的衡量标准不同但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资源只有达到某一质量标准才能被人类利用

 
 

影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成本;同时也会影响因人类需求的差异而有的不同的用途

 
 

空间分布的不均匀

 
 

不同种类的自然资源遵循不同的分布规律总是表现为某些地方某类资源分布较多而有些地方则分布贫乏

 
 

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导致了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全球化进程

 

2.不同历史时期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历史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对自然资源依赖度

 
 

 
 

较大

 
 

减弱

 
 

起主要作用的资源

 
 

气候、水、土壤、生物

 
 

矿产资源

 
 

后天性资源

 
 

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弱化

 
 

举例

 
 

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水源丰沛、土壤肥沃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都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以大庆等为代表的石油工业城市以鞍山等为代表的钢铁工业城市以金昌等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都靠近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

 
 

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

 

4阅读下面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三个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第阶段____________;第阶段________________

(2)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生产、生活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的依赖性很__________在暖温带和亚热带相对湿润地区尤其是河流________________地区形成了古代城市。

(3)在工业社会阶段影响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的储存状况以及________的便利程度。

(4)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________资源的地位则迅速上升。

[解析]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地受到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在一部分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农业文明得以形成和发展并形成古代城市。在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在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则迅速上升。

[答案](1)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2)自然环境 自然 大 冲积平原 三角洲

(3)矿产资源 交通运输

(4)后天性


题组1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1.“自然资源不能够被永续利用的观点错在没有认识到()

A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在不断增多的

B可再生资源是不会枯竭的

C某些资源如淡水等可以找到合适的替代品

D随着科技的进步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可以不断扩大和提高的

D[随着科技的进步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可以不断扩大和提高的。]

2017519我国在南海北部进行的可燃冰(天然气的水合物)试开采获得成功。据此完成23题。

2下列关于我国可燃冰试采成功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缓解能源的紧张状况

B保障能源的供应安全

C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

D解决能源的污染问题

3按自然资源的属性划分可燃冰属于()

A水资源                      B.气候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2D3C[2可燃冰是一种能源能够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保障能源的供应安全;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第3天然气水合物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水即可燃烧所以又称为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气冰。按自然资源的属性划分可燃冰属于矿产资源。C正确。]

题组2 自然资源的属性及其开发利用

4自然资源在数量上的有限性是下面哪种原因造成的()

A受时间和资源地带性分布规律限制

B受技术水平限制

C受资源地带性分布规律限制

D受资源之间相互制约性限制

B[所谓有限性指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要在数量上的不足;同时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人们利用资源的能力、范围和种类也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每日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6下列关于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5D6B[5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主要能源为木材和水力木材属生物能源A错;后三个阶段主要消耗的是矿物能源B错;人类在不同的阶段消耗的能源类型不同C错;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每日能源消耗不断增长D对。第6原始社会对环境影响小A错;工业社会对环境影响大生态问题比较严重C错;美国的能源消费属于过度消费环境问题比较严重D错;农业社会由于人口增多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B对。]

教材P7活动

提示:1饲料生产: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等。

奶牛养殖:土地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等。

牛奶加工:能源资源等。

牛奶配送与消费:能源资源等。

2现代工业所需原料来源范围广、产品丰富、专业化程度高、规模大因此所需自然资源更多。

教材P8思考

提示:科技的发展。

教材P9思考

提示:1自然资源稀缺时价格往往会上涨在供给上会促进技术革新寻求新的储量寻找从已知资源中增加产出的方法使供给量增加;另一方面也会通过技术发展开发新的替代品改进资源保护方法促进循环技术使需求减少。

2价格上涨会促进技术革新寻求新的储量寻找从已知的资源增加产品的方法使供给增加。

3技术革新可在一定程度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但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人类的技术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教材P11活动

提示:1绘图略。

2北京的水资源总量、供水总量与人均水资源量都比湖北小。

3北京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4湖北地处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年降水多、径流量大、水资源总量大。

5北京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跨流域调水等促进水资源保障的稳定性。湖北应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环境保障水资源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