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同学您好,此页面仅供预览,在此页面学习不会被统计哦! 请进入学习空间后选择课程学习。

(一)近代科学诞生的社会条件

近代自然科学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与古代和中世纪的科学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科学传统。但是近代科学是在古代科学的基础上产生,是从原来的自然哲学中脱胎而出而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的,恩格斯指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如果说,在中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近代科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是近代科学产生的根本动力

手工工场的出现与技术的进步

在中世纪后期的欧洲,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导致了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增加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加速了欧洲小农经济的解体。大约14世纪,伴随着手工工场的出现,促进了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工具机械的改革,使分工进一步扩大,为改进技术和使用创造了条件。

远洋航海与地理大发现

15世纪的航海大发现,一方面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启迪了人们的思想,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和知识领域。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与之有关的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航海学、数学和医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大量的、极其宝贵的经验事实材料。

2)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开辟了道路

文艺复兴与思想解放

产生于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即提倡人性,批判神性,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反对宗教禁锢。其实质就是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新兴的资产阶级,发现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可以找到用来反对封建统治和封建文化的武器,这就是哲学和自然科学,以及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文学艺术。他们宣称,这些优秀的古典文化长期以来被教会扼杀和歪曲了,现在他们要“复兴古典文化”,所以称为文艺复兴。其实,恢复古典文化只是一个旗号,复兴是为了新生,是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制造舆论、摇旗呐喊、鸣锣开道。

文艺复兴一方面促进了欧洲近代文学艺术的繁荣,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科学的解放,宗教的精神独裁被打破,自由探讨学术的氛围高涨,“是人们的思想古代的停泊处解开缆绳,在广阔的探索求知的海洋上启航前进”的出发点。

宗教改革运动

16世纪欧洲发生的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开始于德国。这次运动的发起人马丁.路德(LutherMartin1483-1546)所提出的宗教改革主张,揭露了教廷的腐朽和虚伪,反对教会和教士们的特权,反对繁缛的礼拜仪式,认为宗教信仰是个人的事情,教士不应监督和干预。继德国之后,瑞士、法国、英国等国家也先后进行了宗教改革,欧洲基督教中分裂出了不承认罗马教廷的最高权威的"新教"
     
中世纪以来的欧洲,科学成了神学的附庸。宗教改革运动对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有积极作用。新教鼓励人们研究和认识自然,认为上帝的智慧完全体现在他所创造的自然秩序中,鼓励人们运用科学技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认为为社会创造财富是对上帝的爱戴。这些教义客观上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代欧洲的著名科学家中新教徒占了很大的比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当然,新教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尽管在某些方面它允许甚至鼓励科学技术活动,但当某个科学学说与宗教利益激烈抵触时,新教徒也照样会残酷迫害科学家。科学与神学的根本对立并未因新教的出现而消失。

总之,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为自然科学最后从社学中解放出来创造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开辟了通胜利和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