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农学
中国古代农业发达,农业技术发展全面,无论是耕作技艺、品种改良、水肥管理,还是各种农具的发明和改进,都达到古代世界的先进水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一些学者和官员重视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概括和总结,撰写了大量的农学著作。我国古代农学著作之多,为世界各国之冠,共有370多种。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是公元前3世纪后期的《吕氏春秋》一书的《上农》、《任地》、《辨土》和《审时》4篇。主要论述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因时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在理论上有重要价值。公元6世纪北魏贾思勰(约480~550)所著《齐民要术》,是世界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全书共92篇,包括农作物栽培育种、果树林木育苗嫁接、家畜饲养和农产品加工等内容。书中所载一些农学和生物学知识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达1000多年。此外,汉代的《汜胜之书》、南宋陈濛(1076~1156)的《农书》、元代王祯(1271~1368)的《王祯农书》和明代徐光启(1562~1633)的《农政全书》等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