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同学您好,此页面仅供预览,在此页面学习不会被统计哦! 请进入学习空间后选择课程学习。

一、拓展阅读

前庭蜗器的解剖(1)

引自《脑神经基础与临床》崔益群(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前庭部

前庭器官包括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毛细胞为感觉转换装置位于椭圆囊﹑球囊和半规管壶腹嵴的特化区域位觉斑。

椭圆囊和球囊

椭圆囊和球囊是膜迷路的膨大部分,位觉斑位于其中。位觉斑是椭圆囊和球囊中各自分化出的一个垫状增厚区,由毛细胞组成。在毛细胞上方覆盖一层胶状物质称为耳石膜(该名词来源于希腊字母,otos 是耳,lithos 是石头,所以otolithic 是耳石之意)。耳石膜含有数以百万计的碳酸钙颗粒,耳石(位觉砂)衬于其表面或镶嵌于其表层之中(图8-2C)。

8-1 前庭蜗神经整体观。膜迷路含内淋巴(蓝色)

椭圆囊和球囊的主要功能是头部的位置以及运动时重力的影响。当头部运动时,重力(地心引力)对耳石膜的引力牵引使其发生位移;当耳石膜位移牵引其下面的毛细胞时,毛细胞的静纤毛扭曲变形;弯曲的静纤毛影响了靠近纤毛顶端的机械门控离子通道(详见本章感觉神经元动作电位)。静纤毛扭曲变形的方向影响到神经递质释放的增加或减少(见图8-2C),毛细胞去极化或超极化以及第1级神经元动作电位产生的增加或减少。

位觉斑毛细胞可朝向所有方向。在某一特定方向的运动中,一些毛细胞兴奋,一些受到抑制,或者该运动影响甚微。两侧椭圆囊斑位于囊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斑的前端向前上倾,形似滑雪橇。球囊斑则位于囊的内壁的垂直面,因此两囊的位觉斑彼此垂直,在协调平衡运动中相辅相成。任何方向的加速运动,都能够至少使一些毛细胞扭曲变形,因此,椭圆囊和球囊的位觉斑能将头部运动变化等一系列复杂信号进行编码并传递至大脑。

由于椭圆囊和球囊的位觉斑能对重力(地心引力)产生反应,因此它们的功能在太空飞行、潜水以及乘坐某些飞行器运动中会受到损害。一名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在缺乏视觉信息的刺激下,靠的是飞行仪表而不是来自前庭的感觉传入。

8-2 A. 前庭蜗神经的骨迷路和膜迷路(从颞骨岩部取出放大);B. 半规管壶腹(未按等比率放大);

      C. 椭圆囊和球囊的位觉斑毛细胞;D. 蜗管膜迷路的Corti

 半规管

三个半规管是椭圆囊延伸的膜迷路管道,它们的方向互为直角(图8-3)。每一半规管的两端均与椭圆囊相通,其中一端膨大称为壶腹,含有由毛细胞组成的垫状增厚区,与椭圆囊和球囊的垫状增厚区类似。毛细胞表面覆盖一层胶质样的结构——顶。由于壶腹嵴顶的胶质不含耳石(位觉砂),因此顶不会对重力(地心引力)产生作用。头部运动时,惯性引起半规管内淋巴流动并推动顶的位移,壶腹毛细胞的静纤毛因此而弯曲变形,毛细胞的电位亦随之改变(见图8-2B),以此种方式一起,毛细胞将三个平面的信号进行编码传递至大脑。

8-3 半规管各个平面(注意各半规管互为直角)

前庭神经

位觉斑和壶腹嵴毛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影响第1级感觉神经元的周围突,该神经元的胞体组成前庭神经节。

前庭神经节的中枢突组成前庭蜗神经的前庭神经,与同属前庭蜗神经的蜗神经伴行,经内耳道入颅,在延髓与脑桥交界处入脑止于前庭神经核。

前庭神经核群

前庭神经核将来自于前庭器官的感觉信号与来自于脊髓、小脑、视觉系统的信息进行整合,协调涉及眼球和骨骼肌运动的系列整体反射活动。

前庭神经核主要由4组亚核(图8-4)组成,位于第四脑室底部,脑桥和延髓交界。近中线两侧各有四个核团,即前庭上侧核、内侧核、外侧核及下侧核(脊髓核)。

主要来自于半规管的神经冲动以及来自于耳石器官的信息投射至:

前庭上侧核和前庭内侧核

将信息传递至对侧上行的内侧纵束,并通过内侧纵束联系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三叉神经协调完成头部与眼球的运动(见第13章)。此外,前庭内侧核还发出双侧投射纤维经下行的内侧纵束至颈段脊髓,以调整涉及头与颈部的姿势运动(图8-5)。

主要来自于耳石器官的神经冲动以及半规管的信息投射至:

前庭外侧核

发出的纤维大多数在同侧下行经前庭脊髓外侧束(见以下内容)至脊髓,以协调完成对重力(地心引力)引起的姿势运动。

前庭下侧核

发出的纤维经下行的内侧纵束投射至双侧颈段脊髓﹑小脑前庭部和其他前庭神经核团(传达通路在图8-5未显示)。

上述前庭神经核还发出少量纤维经丘脑到达躯体感觉皮质,提供对机体平衡以及头部运动的意识性判断。图8-5描述的是前庭神经核团主要投射径路。

8-4 前庭神经核群(脑干背面)

8-5 前庭蜗神经(第对脑神经)之前庭神经的中枢传入通路(放大的脑干结构)

【附】前庭蜗器的解剖(2)耳蜗部PDF


二、课后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