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1)知识经济的内涵
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与以往的经济形态最大的不同在于,知识经济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知识的积累和利用;一切产品和服务所创造的价值中,知识含量的比重会越来越高,居于首位。将来会以更少的材料与更少的能源消耗,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因为注入了更高的知识含量。知识经济里面的知识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所有知识。第一,包括通常所说的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第二,包括科学和技术两个方面;第三,科学又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总之,这里的知识包括科学、技术、能力、管理等等;而且,在知识经济里更强调知识中的能力部分。
(2)知识经济的特征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和直接驱动力的经济。经合组织(OCED)报告中认为知识经济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①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随着其产品制造模式转向知识密集产品,知识将全面充分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农业和制造业在内的所有产业中,知识密集度越来越来高。
② 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知识经济的表现形式是数字化信息经济。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缩短了国与国的空间,从而使得研究开发活动全球化。在制造业的行业中,非电力机械(包括计算机)和电力机械(包括通信设备)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
③ 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表现为经济重心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换。在80年代,OECD净增的6500万个工作岗位中,劳动力就业的95%巨大比例是由服务业提供的。例如在英国,80年代初期,制造业在GDP中所占份额是服务业的lO倍,然而到了90年代初期,制造业仅仅是服务业的大约l.5倍,变化之巨,可窥一斑。在国际贸易中,服务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全球化的势头正在加强。在1975年,服务业在世界贸易中占1/4;1993年增加到1/3以上。
④ 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由于所有的经济部门都变成了以知识为基础,并以知识为增长的驱动力,以先进技术和最新知识武装起来的劳动力就成了决定性的生产要素。纵观OECD国家,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技能水平显著提高,产业更新向劳动力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知识经济最突出的现象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是人才,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