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力革命及其影响
(1)从机械化时代到电气化时代的跨跃
电能的应用打破了工业发展的区域界限,大大增强了人们对自然力的支配力度,促使一在批新的工业部门的诞生。首先是出现了一大批以发电、输电和配电及用电为主要内容的电力生产工业,如电机、变压器、线路器材等发电设备的制造、安装、维修和运行等生产部门。
电力的应用还推动了材料、工艺、控制等领域工程技术的发展。同时了发展出电力、电子、化学汽车和航空等一批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增加了生产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关系,从而使技术从机械化进入到电气化时代。
(2)社会的巨大进步
电力革命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劳动条件,促使社会生产力呈直线上升趋势。同时,也加速了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引发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3)电力革命的启示
①科学成为技术的先导
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如果说蒸汽技术革命时代是社会生产发展需要推动了技术进步,并最终促了科学的发展,那么在电力革命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过去仅仅为了追求纯粹自然知识的科学开始走在了技术和实验的前面,成为技术和生产的先导。最明显的说明这一事实的就是从电磁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促使了发电机、电动机和其他电磁设备的发明,并导致了无线电报和电话的诞生,从而把人类带入全新的电气化时代。
②科学技术的体制化
如果说在17、18世纪,从“无形学院”到法国科学院的建立标志着科学活动的初步体制化,那么到19世纪,科学则开始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而科学家作为一种社会角色逐渐固定地确立了它在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是德国的一批科学实验室,它的建立是科学活动职业化的开始,然后是美国的大学实验验室和工业实验室的出现在科学活动的体制化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19世纪40年代,美国人自称为“教育觉醒年代”,政府不断改革旧的教育传达统,借鉴欧洲特别是德国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国国情,建立了具有美国特点的教育制度,为美国培养了大批集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于一身的现代科技人才。爱迪生成立了美国第一工业研究实验室——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前身。贝尔成立了贝尔电话公司,网罗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专业从事发明与生产。1884年,贝尔建立了以专职科学家为主的基础性工业研究班子——贝尔实验室的前身,不仅对美国电气技术开发和电气工业及工业电气化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产生了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