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
邹岚 王常颖 青岛大学
检索结果共
个
1
第一讲 软件与软件工程
1.1
软件
1.2
软件危机
1.3
软件工程
2
第二讲 软件开发方法与软件过程
2.1
软件开发方法
2.2
软件过程概述
2.3
软件生命周期
3
第三讲 软件开发模型
3.1
瀑布模型
3.2
快速原型
3.3
增量模型
3.4
螺旋模型
3.5
喷泉模型
4
第四讲 可行性分析与制定项目开发计划
4.1
项目立项概述及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4.2
经济可行性
4.3
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4.4
制定项目开发计划
4.5
可行性研究实例
4.6
系统流程图
5
第五讲 需求分析
5.1
需求分析
6
第六讲 结构化分析-功能模型
6.1
功能建模的基本思路
6.2
顶层数据流图的绘制示例
6.3
一层数据流图的绘制示例
6.4
二层数据流图的绘制示例
7
第七讲 结构化分析-数据建模与行为建模
7.1
数据流图绘制的作业讲解
7.2
绘制数据流图的注意事项
7.3
数据建模
7.4
行为建模
8
第八讲 结构化分析-数据字典
8.1
数据字典
8.2
加工规格说明
8.3
结构化分析的图形工具
9
第九讲 结构化设计-软件设计的原则
9.1
软件设计的原则1
9.2
软件设计的原则2
9.3
软件设计的启发式设计原则
9.4
软件设计的分类
10
第十讲 结构化设计-体系结构设计
10.1
面向变换型数据流的设计
10.2
结构化设计与结构化分析的关系
10.3
面向事务数据流的设计
10.4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1
10.5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2
11
第十一讲 结构化设计
11.1
接口设计
11.2
界面设计
11.3
过程设计
12
第十二讲 面向对象方法学与用例建模
12.1
面向对象方法学引入
12.2
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
12.3
统一建模语言UML
12.4
面向对象分析-用例建模
12.5
用例之间的关系
13
第十三讲 面向对象分析-对象建模
13.1
对象建模的步骤
13.2
识别类和对象
13.3
识别类之间的关系
14
第十四讲 面向对象分析-动态建模
14.1
什么是动态建模
14.2
顺序图绘制
14.3
绘制顺序图注意事项
14.4
协作图的绘制
14.5
活动图绘制
15
第十五讲 面向对象设计-体系结构设计
15.1
面向对象设计与结构化设计
15.2
面向对象设计过程与原则
15.3
体系结构初步设计
15.4
分层体系结构模式介绍与体系结构精化
15.5
体系结构设计优化
16
第十六讲 面向对象设计-系统设计
16.1
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16.2
人机交互子系统设计
16.3
任务管理子系统设计
17
第十七讲 面向对象设计-对象设计
17.1
数据管理子系统设计
17.2
问题域子系统设计
17.3
面向对象设计示例
18
第十八讲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及设计优化
18.1
对象属性和服务设计
18.2
识别依赖关系
18.3
7个设计原则
19
第十九讲 软件实现与软件测试基础
19.1
编程语言
19.2
编程风格
19.3
面向对象实现
19.4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20
第二十讲 黑盒测试1
20.1
等价类划分法
20.2
边界值与错误推测法
21
第二十一讲 黑盒测试2
21.1
因果图法
21.2
决策表
21.3
场景法
22
第二十二讲 白盒测试
22.1
逻辑覆盖法
22.2
基本路径测试法
23
第二十三讲 软件测试步骤
23.1
软件测试的一般步骤
23.2
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
23.3
软件调试
24
第二十四讲 软件维护
24.1
软件维护的分类
24.2
软件维护的过程
24.3
软件的可维护性
24.4
软件维护的副作用
24.5
软件的再工程技术
25
实验1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25.1
实验1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友情提示:同学您好,此页面仅供预览,在此页面学习不会被统计哦! 请进入学习空间后选择课程学习。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