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分子与细胞-2024
李冰 王建勋 王爽 李霄霞 张喆 李萌阳 青岛大学
检索结果共
个
1
绪论
1.1
绪论
2
第二章 氨基酸与蛋白质
2.1
第二章章节测验
2.2
肽键
2.3
蛋白质一级结果与功能的关系
2.4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二级结构
2.5
蛋白质的三级与四级结构
2.6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2.7
氨基酸
2.8
本章课件
3
第三章 酶
3.1
第三章章节测验
3.2
酶的工作原理
3.3
酶促反应动力学
3.4
同工酶
3.5
酶的调节
3.6
本章课件
4
第四章 核苷酸与核酸
4.1
第四章章节测验
4.2
RNA
4.3
本章课件
5
第七章 细胞膜
5.1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与生物学特性
5.2
小分子物质和离子的穿膜运输
5.3
大分子物质和颗粒物质的穿膜运输
5.4
章节测验
6
第八章 细胞内膜系统
6.1
内质网
6.1.1
内质网的形态结构、类型、化学组成
6.1.2
信号肽假说
6.1.3
粗面内质网的功能
6.1.4
光面内质网的功能
6.2
高尔基复合体
6.3
溶酶体
6.4
过氧化物酶酶体
6.5
章节测验
6.6
课件
7
第十章 细胞核
7.1
核膜
7.2
染色质与染色体
7.3
核仁
7.4
核纤层与核基质
7.5
细胞核与疾病
7.6
章节测验
8
第十一章 细胞骨架
8.1
微管
8.2
微丝
8.3
中间丝
8.4
细胞骨架与疾病
8.5
章节测验
9
第九章 线粒体
9.1
线粒体的基本特征
9.2
线粒体的功能
9.3
线粒体与疾病
9.4
章节测验
10
第十二章 糖代谢
10.1
第十二章章节测验
10.2
糖酵解
10.3
三羧酸循环
10.4
磷酸戊糖途径
10.5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10.6
本章课件
11
第十六章 能量代谢
11.1
第十六章章节测验
11.2
线粒体氧化体系
11.3
线粒体呼吸链
11.4
氧化磷酸化与化学渗透假说
11.5
ATP的生成与结合变构学说
11.6
氧化磷酸化的影响因素
11.7
本章课件
12
第十三章脂质代谢(含第六章内容)
12.1
脂质的消化与吸收
12.2
第十三章章节测验
12.3
脂肪动员
12.4
脂肪酸氧化
12.5
胆固醇代谢
12.6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12.7
LDL的代谢
12.8
本章课件
13
第十四章 氨基酸代谢
13.1
第十四章章节测验
13.2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13.3
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
13.4
脱氨基作用
13.5
一碳单位
13.6
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
13.7
本章课件
14
第十五章 核苷酸代谢
14.1
第十五章章节测验
14.2
核苷酸代谢视频
14.3
本章课件
15
第二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
15.1
第二十章章节测验
15.2
DNA复制的酶学和拓扑学
15.3
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15.4
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
15.5
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
16
第二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
16.1
第二十一章章节测验
16.2
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16.3
真核生物RNA的生物合成
16.4
真核生物RNA的加工和降解
17
第二十二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7.1
第二十二章章节测验
17.2
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17.3
氨基酸与tRNA的连接
17.4
肽链合成的起始
17.5
肽链的延长、终止
18
第二十三章 基因表达调控
18.1
第二十三章章节测验
18.2
原核生物操纵子
18.3
乳糖操纵子
18.4
色氨酸衰减子
18.5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
19
第二十五章 细胞增殖
19.1
细胞分裂
19.2
细胞周期及其调控
19.3
细胞周期与医学的关系
19.4
章节测验
20
第二十六章 细胞分化与干细胞
20.1
细胞分化
20.2
干细胞
20.3
章节测验
21
第二十七章 细胞衰老和死亡
21.1
细胞衰老
21.2
细胞凋亡
21.3
细胞自噬
21.4
章节测验
22
第二十八章 细胞连接与细胞黏附
22.1
细胞连接
22.2
细胞粘附
22.3
章节测验
23
第二十九章 细胞外基质
23.1
细胞外基质的组成
23.2
基底膜
23.3
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作用
23.4
章节测验
24
第三十章 细胞信号转导
24.1
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基础
24.2
信号转导的机制及基本规律
24.3
细胞膜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
24.4
细胞内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
24.5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医学
24.6
章节测验
25
第三十二章 遗传的基本原理
25.1
人类性状或疾病的遗传
25.2
基于遗传学数据的疾病分析
25.3
基于基因组学的精准医学
25.4
基于遗传学的系统医学
25.5
拓展 遗传病的概念类型特点
25.6
章节测验
26
第三十三章 基因突变与遗传多态性
26.1
基因突变的本质及其特性
26.2
基因突变的诱发因素
26.3
基因突变的形式
26.4
DNA损伤的修复
26.5
遗传多态性
26.6
章节测验
27
第三十五章 单基因遗传
27.1
系谱和系谱分析
27.2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7.3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7.4
X染色体显性遗传
27.5
X染色体隐性遗传
27.6
Y连锁遗传
27.7
影响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因素
27.8
章节测验
28
第三十六章 多基因遗传
28.1
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
28.2
多基因遗传
28.3
多基因遗传病
28.4
多基因遗传的特点及再发风险估计
28.5
章节测验
29
第三十七章 染色体畸变
29.1
人类染色体的基本特征
29.2
染色体畸变发生的原因
29.3
染色体数目异常及其产生机制
29.4
染色体结构畸变及其产生机制
29.5
染色体畸变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效应
29.6
章节测验
30
第三十八章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30.1
基因诊断
30.2
基因治疗
30.3
章节测验
31
第四十章 重组DNA技术
31.1
第四十章章节测验
31.2
新建课程目录
友情提示:同学您好,此页面仅供预览,在此页面学习不会被统计哦! 请进入学习空间后选择课程学习。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