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本门课程侧重于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阐明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总结历史基本经验。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单位:青岛大学
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职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主任
主要致力于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学与研究
发表论文《试析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本经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精心指导学生参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研究》、《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考》、《生态文明建设探析》等十余篇。
出版一部专著《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近现代中国“四个选择”问题研究》(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参与编著《从贫弱到富强——走向民族复兴之路》一书(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与研究》一书(2011年人民出版社)。
目前已主持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一项,山东省教育厅课题一项;参与山东省、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三项,青岛大学教学研究项目两项。
引导大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和指定的阅读文献;在此基础上,对各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作必要的讲解。
(1)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网络学习为辅;
(2)以老师讲授为主,以学生讨论为辅;
(3)以专题讲授为主,以系统学习为辅。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