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学校: | 青岛大学 |
课程编号: | 4421000109021 |
学分: | 2.5 |
课时: | 40 |
《医学物理学Ⅰ》是青岛大学医学门类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理论课学时40,学分2.5,内容包括流体的运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分子动理论(液体的表面现象)、波动光学、几何光学。期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该门类专业学生在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掌握一些学习现代医学所需要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方法,确立正确的科学观念,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将来从事医疗卫生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物理基础。
医学物理学Ⅰ
Medical PhysicsⅠ
【课程编号】C1810000000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必修课
【总学时数】40 【周学时数】3
【学分数】2.5 【先修课程】无
【课程负责人】宋然然 【适用专业】医学门类专业(五年制,八年制)
一、课程简介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它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
医学物理学Ⅰ是医学门类专业(五年制,八年制)学生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必修课。本课程所教授的部分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的科学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主要介绍流体的运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液体表面现象、波动光学与几何光学等物理学基本理论知识。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医学门类专业(五年制,八年制)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类专业学生完成以下目标:
1. 掌握一些物理学(流体的运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液体表面现象、波动光学与几何光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初步了解物理定律和规律在医学中的应用,对如何定量研究生命现象有所体会,了解一些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医学高新技术的物理原理;
3. 为学习后续医学课程乃至将来从事医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打下必要的物理基础;
4. 在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方面得到锻炼与启迪。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1.科学和学术领域 | 1.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能恪守职业道德、伦理原则和法律法规,具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具有数理统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能熟练应用医学文献检索工具,能熟练阅读中英文专业文献,具有一定的医学科研能力。 | 课程目标1,2,3,4. |
三、教学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
(一)绪论 学时:1
教学内容: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如何学习物理学。
教学要求: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及如何学习物理学。
重点、难点: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如何学习物理学
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理论课
支撑课程目标:2,3,4
(二)第二章 流体的运动 学时:7
教学内容:流体、理想液体、流场、流线、流管、定常流动、连续性方程、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及应用。实际流体、层流、牛顿黏滞定律、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雷诺数、湍流、黏性流体伯努利方程、泊肃叶公式、斯托克斯定律。
教学要求:掌握连续性方程和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的适用条件、物理意义及其实际应用,理解黏滞流体的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其实际应用。
重点、难点:流场、流线、流管、定常流动、连续性方程、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黏性流体的伯努利方程、泊肃叶公式。
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理论课结合含习题课
支撑课程目标:1,2,3,4
(三)第三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学时:12
教学内容: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方程、频率、圆频率、周期、振幅、相位、初相位、旋转矢量法表示简谐振动、简谐振动能量、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同方向不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拍)。
机械波、波面、波线、波长、波速、简谐波的波动方程、波的能量、波的强度、惠更斯原理、波的迭加原理、波的干涉。
声波、声强级、多普勒效应及应用。
教学要求:掌握简谐振动的基本特征,掌握根据给定初始条件建立简谐振动方程的方法。掌握用旋转矢量法表示简谐振动的方法。掌握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的简谐振动合成的规律。
掌握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平面简谐波波动方程的方法。掌握波的强度的概念。
掌握声强级、多普勒效应及应用。
重点、难点:振幅、频率、相位、初相位、简谐振动方程、旋转矢量法表示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能量、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合成、波动方程、波的能量、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干涉、声强级、多普勒效应
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理论课结合习题课
支撑课程目标:1,2,3,4
(四)第四章 分子动理论 学时:5
教学内容:表面张力、表面能、表面活性物质与表面吸附、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球形液面的附加压强、浸润与不浸润、毛细现象、气体栓塞。
教学要求:掌握表面张力和表面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掌握球形液面的附加压强概念及其规律。掌握毛细现象及其规律。
重点、难点:表面张力、表面能、表面活性物质、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浸润与不浸润、毛细现象、气体栓塞。
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理论课结合习题课
支撑课程目标:1,2,3,4
(五)第八章 波动光学 学时:8
教学内容:光的产生、光的相干性、杨氏双缝干涉、光程、半波损失、薄膜干涉、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半波带、圆孔衍射、艾里斑、光学仪器分辨本领、光栅衍射、光栅方程、缺级、光栅光谱。自然光、偏振光、马吕斯定律、起偏与检偏、偏振光的产生、布鲁斯特角、布鲁斯特定律。
教学要求:掌握杨氏双缝干涉图样的形成和特征。掌握光程差、半波损失及薄膜干涉图样的形成和特征。掌握半波带法与单缝衍射图样的形成和特征。掌握艾里斑与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掌握光栅方程与缺级。掌握马吕斯定律和布儒斯特定律。
重点、难点:光的相干性、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光程与光程差、半波损失、薄膜干涉、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半波带法、光学仪器的分辨率、衍射光栅、缺级、自然光、偏振光、马吕斯定律、布鲁斯特定律。
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理论课结合习题课
支撑课程目标:1,2,3,4
(六)第九章 几何光学 学时:7
教学内容:单球面折射、共轴球面系统、三对基点、薄透镜成像公式、焦度、薄透镜的组合、透镜的像差与矫正、视力、屈光不正及其矫正、放大镜的角放大率、光学显微镜的放大率。
教学要求:掌握单球面折射公式的适用条件和使用方法,共轴球面系统的成像方法。掌握薄透镜焦距的计算。掌握眼的屈光不正及其矫正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放大镜的原理。掌握显微镜放大率公式的物理意义和应用。
重点、难点:单球面折射成像公式符号法则理、共轴球面系统、逐次成像法、三对基点、薄透镜成像公式、薄透镜的组合、透镜的像差、放大镜的角放大率、光学显微镜的放大率。
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理论课结合习题课
支撑课程目标:1,2,3,4
四、教材与学习资源
(一)教材
喀蔚波,《医用物理学》(第三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二)参考书
1.王磊、冀敏,《医学物理学》(第八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洪洋,《医用物理学》(第四版)(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倪忠强、刘海兰、武荷岚,《医用物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三)网络资源
1.《医用物理学》精品课程网站(校级精品课程)
http://webschool.qdu.edu.cn/eol/jpk/course/layout/default/index.jsp?courseId=1280
2. 爱课程网站(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的大学物理类课程
五、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一) 考核方式
评价方式及成绩占比:期末为闭卷考试方式考核,卷面总分100分,在总评成绩中占的比例为70%;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的比例为30%,根据课堂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在线测试等情况进行评定。
期末考试方式:期末为闭卷考试方式考核,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2小时,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及简答题。
考核评分标准:在命题中,分为选择题(占20-25%),填空题(占25-30%),判断题(占10%),计算题(占30-40%),简答题(占5-10%),考试后,按评分标准严格阅卷,真实客观地评分。
(二)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运用包括课程调查问卷、交流研讨、访谈、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法等多种评价方式进行。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需要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单方“灌输式”的讲授方法,学生积极性不高。然而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体系,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选择上不应放弃讲授法。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加宽理论认知的深度与广度,还应同时实施其他多种教学方法,最终实现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提升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双向互动为根本、理论联系实际深化理论知识为原则的课堂教学。
如:讨论教学法:就一个问题或议题发动学生开拓思路、畅所欲言;阅读式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材料的阅读,提炼和总结材料的原理及理论,给予学生指导性建议和讲解。
(一)教材
喀蔚波,《医用物理学》(第三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二)参考书
1.王磊、冀敏,《医学物理学》(第九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洪洋,《医用物理学》(第四版)(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吉强、王晨光,《医用物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16
4.倪忠强、刘海兰、武荷岚,《医用物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5.陈仲本,《医用物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梁路光,《医用物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7.孙大公、喀蔚波、洪洋,《医用物理学习题详解及自测练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8.洪洋,《医用物理学学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9.吉强、王晨光,《医用物理学学习指导与题解》,科学出版社,2016
(三)网络资源
1.《医用物理学》精品课程网站(青岛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http://webschool.qdu.edu.cn/eol/jpk/course/layout/default/index.jsp?courseId=1280
2. 爱课程网站(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的大学物理类课程
课程章节 | | 文件类型 | | 上传时间 | | 大小 | | 备注 | |
1.1 绪论 |
.pdf
|
2023-12-19 | 1.37MB | ||
2.1 理想流体的定常运动 |
.pdf
|
2023-12-19 | 3.58MB | ||
2.2 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 |
.pdf
|
2023-12-19 | 3.38MB | ||
2.3 黏性流体的运动 |
.pdf
|
2023-12-19 | 4.53MB | ||
3.1 弹簧振子和简谐运动 |
.pdf
|
2023-12-19 | 1.26MB | ||
3.2 运动方程及其图像 |
.pdf
|
2023-12-19 | 1.15MB | ||
3.3 简单的非理想振动 |
.pdf
|
2023-12-19 | 663.46KB | ||
3.4 简谐振动的合成与分解 |
.pdf
|
2023-12-19 | 1.25MB | ||
3.5 简谐波 |
.pdf
|
2023-12-19 | 1.74MB | ||
3.6 波的叠加原理 波的干涉 |
.pdf
|
2023-12-19 | 1.06MB | ||
3.7 声波和超声波 |
.pdf
|
2023-12-19 | 2.85MB | ||
4.1 4.1液体的表面现象 |
.pdf
|
2023-12-19 | 3.42MB | ||
5.1 光的干涉 |
.pdf
|
2023-12-19 | 2.18MB | ||
5.2 光的衍射 |
.pdf
|
2023-12-19 | 2.26MB | ||
5.3 光的偏振 |
.pdf
|
2023-12-19 | 1.45MB | ||
6.1 几何光学的三个基本定律 |
.pdf
|
2023-12-19 | 1.00MB | ||
6.2 球面折射 |
.pdf
|
2023-12-19 | 1.27MB | ||
6.3 透镜 |
.pdf
|
2023-12-19 | 1.24MB |